我患糖尿病十年了,用胰岛素控制,近几年血压在夜间奇高,晚上2...

会员415111 65 已回复
我患糖尿病十年了,用胰岛素控制,近几年血压在夜间奇高,晚上20点过后左侧由180开始上走,到23点以后达200以上,最高到过260毫米汞拄,而低压在90至120,而右侧血压与左侧相差60毫米汞拄,到早上吃过早饭即使不用降压药也能降到140至150(高压),去年得过一次脑栓塞,及时输液恢复还可以,在得病前血压就高,检查尿微量蛋白未见异常,心脏彩超无主动脉缩窄,两臂血流相差较大,现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洛汀新和寿比山,血压夜间可到190左右,有时也到200,但日间血压不服药可到150左右,如果日间应用降压药,血压下降太快会出现全身无力,既往在20多岁妊娠时曾得过妊娠高血压,希望专家能予指点,多谢!
医生回答共6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刘东保 医师 城关镇卫生院外科 一级甲等
擅长:全科医师
已帮助用户: 94907
你好,你得这种情况通过我们的分析认为应该是不正常的一种情况。最好是去医院检查一下。不能盲目地用药。
有用0
会员417350
擅长:
我以前就是夜间高,白天低。经验:1.找好的医生老老实实按他开的药不打折地吃。2.少看电视、上网、看书。常活动颈部,睡时注意肩部保暖。3.吃脑供血中药。4.降压药要吃长效的。5.颈肩痛睡时会使脑供血不足致使人紧张血压上升。以上是我的经验,也许对该患者会起一定作用。
有用0
相关问答

糖尿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糖:
1.健康教育患者要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应对糖尿病,避免情绪不稳定,避免对血糖的影响。
2.控制饮食,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控制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适当增加蔬菜蛋白质类的摄入,对控制血糖尤为重要。
3.运动,建议患者饭后运动30到40分钟,运动30到40分钟是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快走和慢跑,每周不到5天的运动时间。
4.口服药物,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择降糖药物。根据每个人的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也特别重要。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早餐可以是一袋牛奶,一个鸡蛋,在加上豆芽菜或小白菜之类的,还可以少吃点全麦的黑面主食。糖尿病人避免吃糖分含量高或者油脂含量高的食物,血糖控制稳定后,在上午下午两餐之间可以是吃苹果,柚子,黄瓜,橘子之类不是太甜的水果。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糖尿病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控制: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目前的身高体重计算标准体重。然后根据标准体重结合生活和工作中消耗的体力,计算出每餐应该摄入的热量。一般每餐需要1-2顿主食,如米饭、面条、馒头,配以适量的蔬菜和蛋白质类食物。
2.运动管理: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内,可以做一些轻或中度的运动,如慢走、羽毛球、跳绳等。
3.糖尿病教育:只有了解糖尿病,我们才能更好地监测和管理它。
4.血糖测定:做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并发症的监测,确保血糖保持正常。
5.药物治疗:一般分为两类: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治疗。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关于如何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经常强调糖尿病携带的重要性,即糖尿病饮食、运动、药物、教育和监测。
1.饮食方面,要控制总热量摄入,合理搭配食物,少食、清淡饮食,戒烟限酒。
2.定期适量运动,循序渐进,长期坚持。
3.药物治疗,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诊疗方案,并采取必要的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治疗。
4.糖尿病教育主要是增加糖尿病知识,充分了解糖尿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或对糖尿病完全漠不关心的两种极端心理状态。
5.血糖检查。糖尿病患者要学会自己查血糖。可以随时监测血糖变化。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妊娠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饮食调节、适当运动和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1.怀孕后患糖尿病的患者分为两种情况。一个是患者在怀孕前没有患糖尿病,但发现怀孕后血糖高于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发现空腹血糖大于5.1mmol/升,餐后血糖大于8.3moll/L。这种情况称为妊娠期糖尿病,另一个患者在怀孕前患有糖尿病,这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
2.妊娠糖尿病初期,如果血糖没有明显升高,可以通过饮食和运动来控制血糖。饭后可以散步、打太极拳等。严重的话可以注射胰岛素。
3.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之前要严格控制血糖,怀孕后不容易出现流产。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糖尿病病人可以吃韭菜。韭菜中含有很多的维生素,对于补充糖尿病的营养匮乏有很大的帮助。韭菜中含有一些硫化物,可以明显的降低血脂,对于大多数的糖尿病病人来说,可以明显预防和治疗相关并发症,可以改善血管环境,对于增强血管弹性以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都有很大的好处。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