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呕吐13年反复发作不能根治

会员7211599 44 已回复
全部症状:发病后呕吐不止

发病时间及原因:最早1998年发病。每次发病原因不一,如;晕车、着凉、生气、吃难消化的食物、劳累。

治疗情况:多次住院治疗,数日或者十几日后痊愈,但是隔一年、两年、半年就又发作。
补充提问:
病人每次住院都要全面检查,花费6、7千元,结果都正常。医生说无器质性病变、诊断结果都是功能性呕吐。去过的医院有-山西省人民医院、山医二院、太原市中心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但是都无有效治疗手段。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高建达 医师 河北省高阳县医院内科 二级乙等
擅长:高血压 糖尿病
已帮助用户: 159034
呕吐仅是一种症状,其病因复杂多样、伴发症状不同、表现形式近似,所以需要认真地采集病史、仔细地体格检查、必要又有针对性地选择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最后经过客观的综合分析才能得出初步诊断。
有用0
刘玉强 医师 河北省威县魏村卫生室内科 一级丙等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
已帮助用户: 154561
可能是胃炎或者消化道溃疡导致的 。最好做胃镜检查看看。建议你看消化内科正规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口腔溃疡很容易复发,所以不能够从根本上根治,但是可以通过正常的休息,锻炼,调节好心情,饮食来减少复发。尽量做到规律作息,保证睡眠,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持口腔清洁,饮食全面适度,多吃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

尹新芹主任医师五官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牙体牙髓病、根尖病、口腔黏膜病及儿童口腔病的诊治,尢其根管治疗及残根、残冠的保留。

阴道炎反复发作可以通过一般治疗、使用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
1.一般治疗:为了促进病情恢复,建议注意一般治疗,即适当休息,平时需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治疗期间不能有性生活,不能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有助于缓解症状。
2.使用药物:为了控制病情,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主要有甲硝唑栓、甲硝唑氯己定洗剂、复方克霉唑溶液等。

赵晓东主任医师妇产科北京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阴式手术、各种腹腔镜手术、各种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宫颈癌前病变(CIN)的诊断和处理、LEEP手术、以及妇科恶性肿瘤化疗。

后期采用中医巩固治疗,一方面控制病情发展,使肿块慢慢萎缩,另一方面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消除疼中医有很多可以止痛的好办法,比如经穴植入术,但需要因人而异,辨证施治,用中医中药治疗疼痛的话,一般没有副作用,不会产生耐药性,止疼效果好,持久,而且能控制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肿瘤的生长。

陈健鹏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常见恶性肿瘤以化疗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尤其对肺癌、乳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妇科肿瘤、前列腺癌及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及靶向、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问题分析:您好,根据您的情况来看,这个主要还是考虑是由于面部湿疹引起的。
指导建议:主要就是注意保持干燥,不要吃辛辣刺激性海鲜类容易过敏的食物,这种情况主要就是建议配合使用湿疹膏用药进行治疗,有瘙痒不舒服的话也可以擦点炉甘石洗剂。

张树昆主任医师皮肤科曲靖市中医医院已帮助用户:22993
擅长:擅长各种皮肤病,性病的诊断治疗。比如荨麻疹、湿疹、婴儿湿疹、血管瘤、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梅毒。

痤疮是一种累积毛囊皮脂腺的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痤疮反复发作可能于不良饮食习惯、内分泌失调等有关。
1.不良饮食习惯;如果患者喜欢吃一些脂肪或者是高蛋白的食物,会导致皮脂腺分泌过多,引发痤疮。另外也要避免吃生冷腥辣刺激性食物,可以预防痤疮的复发。
2.内分泌失调:如果患者的心态比较压抑,平时不注意身体保养和调理,导致内分泌失调,也容易导致痤疮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抽烟喝酒,清淡饮食,注重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加强日常的护理,禁止用手挤,加强锻炼,增加自身抵抗力。

张文娟主任医师皮肤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银屑病、扁平苔藓、老年瘙痒病、掌跖脓疱病、真菌病、皮肤疑难病、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皮肤病

霰粒肿是由于眼皮内的睑板腺开口处阻塞,造成分泌物不能顺利排出来,淤积的分泌物会刺激周围的健康组织形成慢性无菌性炎症,以及促进肉芽组织形成。表现为眼皮部位有小的硬结,质地发硬、发轫,表面光滑,按压没有明显疼痛,对应的眼皮内表面有局部充血发红的情况。
霰粒肿反复发作要注意眼部的卫生,勤用温水洗脸,少吃油腻和过甜的食物,可以减少霰粒肿的反复发作。霰粒肿一旦发生,则需要用温毛巾热敷,可以软化霰粒肿的内容物,促进它排出来,从而使霰粒肿消退,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考虑通过手术治疗。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