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需要口服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如果不及时的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有可能会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严重的并发症,所以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需要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以外,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还要注意饮食的控制,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多吃一些绿色蔬菜,新鲜的水果,另外要适当的参加体育锻炼,控制体重,这样也有助于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吃不上饭的时候最好不要吃降糖药。
糖尿病患者使用的很多降糖药都会有降低血糖的风险,尤其是磺脲类药物。如果糖尿病患者不吃饭,尽量不要服用,否则容易导致低血糖。低血糖时,容易引起心慌、手抖、出冷汗、强烈饥饿感等不良反应。严重时可导致糖尿病患者意识障碍,甚至低血糖昏迷。如果大脑停留在低血糖的环境中超过六个小时,就容易导致不可逆的低血糖脑病,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吃饭的话,就尽量不要吃降糖药。
不需要吃药,第一次查空腹血糖7.8mmol/l,暂不用吃药,需要控制饮食,以清淡为主,每餐7分饱,多吃新鲜蔬菜,忌食高糖、高盐、油炸、辛辣之物,少喝稀饭,多喝白开水、苦丁茶等。7—10天复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如果空腹血糖高于7.0mmol/l,需要吃药控制。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超过7.0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超过11.1,连续两次测量结果一致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了。一旦确诊糖尿病了,可以先通过运动和饮食来控制血糖,如果控制不住就需要服用降糖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而且要长期规律服用。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
判断任何口服降糖药疗效,以病人血糖作为最为客观标准。
因此检测病人空腹和餐后血中葡萄糖浓度对临床医生来说至关重要。当肾糖阈恢复正常时,尿糖亦为最主要参考指标,但对其控制标准并无统一认识。目前多数医院均采用“每天一次”作为治疗方案中血糖达标时的最高剂量,这种方法有其局限性,不能保证病人达到满意的疗效,甚至会增加并发症。
因此,必须从生理角度出发来判断是否适合进行降糖治疗,对低血糖更不能忍受,易出事故,因此不能片面追求降低血糖,应综合考虑。
若只查空腹血糖,不查其项目,那天上午不能服用降糖药物,同时也不能进食,但可适当喝水。这是因为检测空腹血糖,并不是为了检测血糖本身。如需检测餐后血糖,应正常服用降糖药,正常进食后再监测血糖。餐后血糖监测是为了让患者更好的控制自己的病情。由于对血糖进行监测,就是为了观察用降糖药物处理后血糖是否合格,因此,监测餐后血糖需平时服用降糖药,那天查血糖,头天需正常服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餐前血糖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治疗效果的好坏,也影响到治疗的时间长短。
此外,患有糖尿病的血糖监测需同时检查糖化血红蛋白,胰岛功能及并发症,接着对降糖治疗方案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