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宝宝细菌感染,反复发烧,咳嗽有痰咳不

会员112729077 1岁 已回复
一岁宝宝细菌感染,反复发烧,咳嗽有痰咳不掉,发烧是从12号晚上开始的,烧了1次,13号白天烧了两次,晚上烧了一次,都在38至39之间,13号查血说是细菌感染,医生说叫输液,我不想给他输液,请问吃药可以吗?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王荣 医师 肥城矿业中心医院传染科 三级乙等
擅长:感染科常见病的诊治。
已帮助用户: 19692
有细菌感染的情况,给予头孢类等抗生素,布洛芬等退热药物,可以先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再考虑静脉输液。
有用0
关注
鲍建朝 主治医师 雄县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普通内科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感冒),肺炎,慢性支气...
已帮助用户: 94486
问题分析:考虑孩子有可能是上呼吸道有炎症的原因引起的咳嗽。可服用头孢克肟颗粒
意见建议:小儿化痰止咳颗粒治疗效果是比较好的,同时配合雾化吸入疗法治疗,这样就会好转了
有用0
关注
王辉 主治医师 南宫市妇幼保健院皮肤科 二级
擅长:乳腺增生,副乳乳腺癌,急、慢性乳腺炎
已帮助用户: 445891
指导意见:对孩子来说,反复发烧,在这种状况的时候可能跟感染是有联系的,我们可以配合口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配合口服利巴韦林颗粒牛磺酸颗粒,以及阿莫西林颗粒来共同治疗,炎症消失可以改善这种状况
有用0
相关问答

宝宝细菌感染反复发烧,可以通过家庭护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调节和改善。
平时要做好宝宝的保暖工作,避免着凉,饮食方面要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南瓜粥等,还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要多给宝宝喝温开水,避免脱水,导致电解质紊乱。宝宝免疫力低下,或者平时护理不到位。可以用温水擦拭宝宝的腋窝、大腿根等部位,以促进身体热量的消散。还可以在宝宝的额头上贴退热贴,起到辅助退热的作用。如果宝宝的体温超过38.5℃,需要配合医生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干混悬剂等退烧药物。同时还可以口服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能够缓解宝宝体内的炎症反应,促进病情的恢复。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宝宝细菌感染反复发烧需要几天恢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需要在感染控制后体温才会稳定,其根本治疗是积极抗细菌感染。建议到医院儿科就诊。婴儿细菌感染的时间长短,需考虑婴儿身体状况,所用药物治疗、护理,有没有病情恶化或者并发症等看一下,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时间不同,一般一周左右,部分患者病程在半个月以上,一定要去医院详查,以及正规治疗。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反复发烧属于细菌性感染,是需要使用一些抗生素来治疗。比如青霉素类药物,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如果反复发烧需要去医院详细的检查以后再进行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受凉。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通常情况下,如果孩子出现了细菌感染或者是反复发热,需要用药来抑制。具体内容如下:
如果孩子出现了反复发热的情况,首先要控制住伤口,再进行退烧。可以通过服用抗生素来进行消炎,发热时可以服用一些退烧剂,也可以选择退热贴进行物理降温。日常生活中建议患儿休息时,适当用软垫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患儿应少吃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孩子细菌感染引起的反复性发烧,多数是因为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病情没有得到控制所引起的。可以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孩子发烧时要所注意休息,补充维生素,防止交叉感染。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宝宝细菌感染反复发烧39以上要尽快去儿童医院来进行抽血,做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这样才能选择相关的敏感的抗菌药物,在两周左右是可以恢复到一个正常的状态,要注意给孩子多饮水。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