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下肢静脉血栓治疗期间会得右下肢或其它静

会员116364298 35 已回复
我剖腹产后八天查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住院治疗半月后出院,吃华法林至今已三个月,期间定期检查凝血,目前仍服用华法林,这样的话我会不会患上右下肢或其它静脉血栓呢?我需要注意什么?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贾庆哲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心血管内科常见病的诊治。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你说的情况,已经治疗三个月了,右腿没有症状,应该问题不大。平常要注意适当活动,低脂低盐饮食。定期复查血常规。也可以做一下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祝你健康,请对我的回复作出评价,谢谢!
有用0
黄兰芝 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传染科 三级甲等
擅长:感染性、传染性疾病科常见疾病治疗。(肝炎、艾滋病、...
已帮助用户: 46508
你的情况已经大致看过,坚持抗凝治疗,血栓消失后定期复查看一下。
有用0
叶民 副主任医师 华县铁路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治疗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症、各种急慢...
你的情况已经大致看过,坚持抗凝治疗,血栓消失后定期复查看一下。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左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主要是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具体内容如下:
1.非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通常是对症治疗,即在床上躺着,抬起患腿,给予利尿药,缓解水肿,当局部的疼痛和身体的不适消失后,可以下床,在下床的过程中要穿戴弹性袜子,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感染。
2.手术疗法:一般是经皮下动脉栓塞后48个小时内出现的出血杂牌成血管栓塞,临床上有了较为明显的临床表现,又称为“股青肿”。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左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临床常见病。一般以脑梗塞后遗症伴肢体偏瘫多见,术后卧床时间较长,肢体骨折需制动及其他病人。
病人血栓形成主要由于血管内血流迟缓所致,血液粘稠度大,或血管壁断裂,导致局部血栓形成。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就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管腔狭窄,而使其发生血栓性疾病。血栓形成后,2周内为易脱落危险期,一旦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心脏等,大脑中血管被栓塞,因而造成了严重并发症。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通常情况下,左下肢静脉血栓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进行治疗:1.要让患者的左下肢制动,避免下床活动,以免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
2.将左腿抬起,因重力的作用,可使肿胀减轻。
3.立即进行抗凝治疗,可以使用低分子肝素或口服利伐沙班,这样可以防止血栓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
4.如果有必要,必须进行溶栓。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右下肢静脉血栓,是比较常见的血栓类型,处理方式包括以下几点:
第1条:病人要绝对躺在病床上,尽量不要运动,以防血液中的凝块掉落。堵塞肺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第2个要点是,需要植入下腔静脉过滤器,防止血栓的形成。第3个要点是用多根导管代替导管进行栓塞。该手术是在局麻下进行的,创伤少,术后恢复迅速,并能通过静脉溶栓进行持续的局部消融。
患者需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不可私自停药或增减药量,避免疾病进展或产生不良影响。同时积极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出现下肢疼痛、麻木感,很符合下肢静脉血栓的症状,临床上对于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有三种治疗方法,一个是以溶栓抗凝药物为主的药物治疗方法,一个是以取栓手术为代表的传统手术方法,另一个是腔内支架成形术,这是一种微创的介入疗法。其中药物治疗是采用抗血小板的药物来降低血液凝固的可能性,还有就是用溶栓药物来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条件是血栓必须是新鲜的,也就是三天之内形成的血栓,取栓手术同样也要求血栓具有新鲜性。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左边下肢出现静脉血栓,可能血液循环不好反应引起的,是需要使用活血祛瘀的药物治疗控制,需要进行局部位手术治疗控制,可以慢慢的好转的,可以进行调节治疗一段时间看看。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