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如何判定的?

会员117160973 0 已回复
我做了胰岛素释放实验,空腹胰岛素3,2小时后也是3。空腹血糖是4.7,2小时后是4.8。为什么胰岛素释放的这么少, 但是血糖却不高?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刘杰 副主任医师 濉溪县中医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心脏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衰及脑梗塞、脑供血不足
已帮助用户: 21819
指导意见:你好,胰岛素的多少与进食时是相关的,吃东西后血糖会升高,胰岛素也会升高,二小时时血糖基本恢复正常水平,胰岛素也恢复到吃饭前的水平。因此,你的检查结果表明你没有糖尿病。空腹血糖超过7.0,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就要考虑是否有糖尿病,而你的血糖水平比这低得多。
有用0
相关问答

黄斑是视网膜看东西最敏锐的地方。
黄斑、中心区的视力主要是看东西和检查视力的作用。当糖尿病发生病变影响到黄斑区时,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会产生视网膜渗出,黄斑视网膜组织会出现水肿的情况,继而出现视网膜水肿。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病变对视力的影响最为严重。黄斑水肿主要是由于血糖升高,血管内屏障功能受损,导致血管内液体渗出,黄斑水肿会严重影响视力。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糖尿病检查主要包括:
1、随机血糖,指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检查>11.1mmol/L可确定为糖尿病;
2、空腹血糖>7.0mmol/L可确定为糖尿病;
3、尿微量白蛋白,是否发生早期肾脏损害;
4、眼底检查,了解糖尿病眼底病变是否已发生;
5、血、尿酮体检查,排除是否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6、神经电生理检查,排除是否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7、糖尿病患者还应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尿,主要看近期血糖控制情况。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糖尿病是如何得的,包含以下几种方面:
1、遗传因素,有些种族特别容易患糖尿病。比如印度人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中国人也是糖尿病的易感人群。此外,在糖尿病的类型中,二型糖尿病与遗传密切相关。家庭成员包括长辈、同辈和晚辈。简而言之,有血缘关系的人有糖尿病,亲戚中患糖尿病的风险比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更相关。此外,一些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可能与遗传有关;
2、环境因素,比如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得糖尿病的几率会明显增加。此外,还与体重有关。肥胖患者患糖尿病的几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的人。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糖尿病的病因主要与现代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有关,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运动的减少,饮食结构的不合理,都增加了糖尿病的发生。遗传因素也占很大成分。再如1型糖尿病是先天胰岛素分泌缺乏。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糖尿病主要与基因相关,妊娠期糖尿病等。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判定糖尿病i型和2型的方法有:
1、可从发病年龄上区别开来。1型糖尿病大部分发病于30岁以前,2型糖尿病大部分发病于40岁以后。
2、发病方式,1型糖尿病大部分是暴发性疾病,少数缓慢发病,2型糖尿病往往隐匿、发病缓慢。
3、发病体重也有助于鉴别,1型糖尿病大部分正常或消瘦,2型糖尿病大多数患者肥胖。
4、同时发病的并发症,酮症酸中毒易发生在1型糖尿病,而2型糖尿病不易发生酮症酸中毒,主要是因为体内胰岛素缺乏程度不同。
5、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鉴别点是胰岛素和c肽释放试验,1型糖尿病胰岛素明显缺乏、降低,2型糖尿病胰岛素相对缺乏,且高峰滞后,也有高胰岛素血症。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导致的足部病变。
1.神经病变:高血糖水平可以损害周围神经,尤其是末梢神经,在临床叫做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神经病变会降低足部对疼痛、温度和压力的感知能力,使患者难以察觉足部受到伤害。
2.血管病变:高血糖水平也会影响小血管和大血管的功能,导致血管病变。这被称为糖尿病性血管病变。血管病变会导致足部血液循环不良,减少供氧和营养物质的输送,延缓伤口愈合,并增加感染风险。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对此,患者需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定期监测血糖值。可通过服用津力达颗粒这类降血糖药物帮助控制血糖,同时改善糖尿病症状,降低糖尿病足等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张人玲主任医师其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减肥减重、甲状腺疾病、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肿的良恶性诊断,同时也擅长甲亢伴妊娠、甲减等甲状腺疾病,以及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