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多宝宝拉肚子,一天拉了3

会员121677370 已回复
两岁多宝宝拉肚子,一天拉了3-4次大便呈水状,当天下午就吃了蒙脱石散就不拉了,到第二天去看医生 医生不在 就去药店介绍买了舒腹贴和仁和牌的儿宝颗粒(宝宝从昨天拉肚子开始就没有怎么吃东西,老是喝水)回家吃了这个药之后,就大便了一次不是水了是稀的,晚上吃了点红薯,到睡觉又大便了一次,半夜4点多又大便了一次,(两次都有水,就不知道是不是拉的水状的,因为是穿着尿片拉的,前面没有水,到后面就有水了,可能是尿吧!)我想问一下吃这药对腹泻有用吗?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杜金华 主任医师 夏津县人民医院儿科 二级甲等
擅长:小儿缺铁性贫血,小儿尿路感染,口炎
已帮助用户: 9428
指导意见:你好,宝宝腹泻,可以口服蒙脱石散,儿宝颗粒治疗。如果配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等益生菌治疗可能效果更好些。
有用0
相关问答

拉肚子拉了一天一般需要及时就医。
拉肚子拉了一天,一定要及时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建议进行血常规、便常规、肝功能、离子测定、血清淀粉酶等方面的辅助检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用药。可以口服一些止泻药,包括蒙脱石散、药用炭、鞣酸蛋白、复方樟脑酊、洛哌丁胺、消旋卡多曲等。要明确是否存在电解质失调,需要进行输液。

刘正新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经常拉肚子可能是肠道感染疾病的表现。腹泻原因需要到医院做血常规和大便常规检查。如果是病毒感染可用双黄连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可用诺氟沙星进行治疗;不能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患者,可用头孢类药物治疗。腹泻时可服用蒙脱石散、山莨菪碱等药物缓解症状,一般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还需多喝水,避免脱水,严重腹泻需要打点滴补水。

刘正新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两岁宝宝腹泻,可以控制饮食,对腹部进行热敷,必要时采用药物治疗。
两岁宝宝肠道系统不是特别完善,一旦出现暴饮暴食,会引起消化不良,表现出腹泻。如果腹泻不是特别严重,可以从饮食上进行控制。每次尽量以7-8分饱为主,饮食上避免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避免对肠胃系统造成刺激性。
部分宝宝是乳糖不耐受导致的,应避免服用多脂奶粉,腹泻时可以对腹部进行热敷。必要时可对宝宝大便进行化验,通过化验能够了解腹泻的原因,在医生指导下采用药物治疗。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宝宝拉肚子,通常是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比如通过呼吸道传染的轮状病毒,进入肠道后,就有可能引起腹泻。另一类为非感染性腹泻,一般是因食物过冷、过热或消化不良引起的。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拉肚子拉了三天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治疗:
如果出现了拉肚子拉了三天的症状,患者需要及时服用调理肠道菌群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要及时去正规的医院做大便常规,确定是否存在细菌感染,要结合应用头孢克肟等抗生素进行处理。出现腹泻后出现脱水现象,需要去医院进行静脉注射,以补充体液,保持身体内部的电解质平衡。

刘正新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宝宝腹泻伴有呕吐的症状,可能是小儿腹泻病,主要原因是受凉、饮食不当、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的。
建议合理调整饮食,多给宝宝喝水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在医生建议下合理用药,加强护理。若宝宝呕吐频繁要暂停进食,呕吐轻微可以进食,食物以稀饭、面条、牛奶、米糊为主。再者,到医院化验大便,看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根据检查结果用抗生素。若腹泻严重,有脱水的情况要及时就医补液。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