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脂肪填充第一次成活率高吗?

会员133082809 已回复
我的脸部太阳穴地方比较凹陷,弄什么发型都不好看,很伤心做玻尿酸丰太阳穴会不会挺饱满的呢?我的脸部太阳穴地方比较凹陷,弄什么发型都不好看,很伤心做玻尿酸丰太阳穴会不会挺饱满的呢?
医生回答共5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驻站医生8
擅长:全科
病情分析:一般来讲,移植的脂肪中20%至30%将会被吸收,根据部位的不同,其吸收率也从10%到50%不等。吸收最多的部位是嘴唇,吸收最少的部位是眼皮。指导意见:在被吸收的脂肪中,70%~80%会在一个月内被吸收,20%~30%会在3个月内被吸收,5%~10%会在6个月之内被吸收,之后的吸收就微乎其微了
有用0
驻站医生17
擅长:全科
病情分析:太阳穴期间有凹陷的情况的话,建议可以通过玻尿酸来达到治疗的效果或者是可以自体脂肪填充也可以指导意见:玻尿酸填充价格会便宜很多但是时间不是很长自体填充的话没有排斥反应但是价格相对来说高以上是对“自体脂肪填充第一次成活率高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有用0
驻站医生26
擅长:全科
您好,自体脂肪颗粒全部来源于自身,无生物排异、过敏,安全性远远优于任何异体材料,无后顾之忧。自体脂肪细胞成活后,相伴终生,效果永久,且不会影响和改变组织或器官的功能,浑然天成,自体脂肪面部填充可以解决面部很多的问题。
有用0
驻站医生10
擅长:全科
病情分析:你好这种情况的话,一般的话成活率应该是在90%左右,具体情况要根据你选择的医院。指导意见:建议你这种情况回来安全起见,如果做自体脂肪,丰太阳穴的话,最好到正规的,医院进行
有用0
驻站医生22
擅长:全科
病情分析:脂肪处理方法和医生的操作手法对于脂肪移植术后术脂肪成活率起着主要作用。指导意见:专业的手术操作能够有效防止术区感染和脂肪吸收,一定程度上提高自体脂肪移植的成活。
有用0
相关问答

自体脂肪填充成活率不高,颗粒脂肪是需要周围体液的营养才能够成活的,脂肪颗粒团比较大或堆积在一起,中间的部分没有足够的组织营养就不能成活。所以小剂量,多点,多隧道进行注射移植。

夏德林主任医师整形美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的诊治。

一般来说,自体脂肪可以填充太阳穴。
太阳穴可能会随着年龄、先天发育等原因而凹陷,使求美者显得衰老和疲惫,求美者希望通过局部填充的方式使太阳穴丰满,达到改善局部形态的效果,可以通过自体脂肪来改善,而自体脂肪是可以填充太阳穴的。
建议患者适当运动,比如慢跑、游泳等,平时注意营养均衡,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戴海英副主任医师整形美容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腋臭、瘢痕疙瘩、注射美容、隆胸、微整形、开眼角、植发、激光美容、隆鼻、色素痣

自体脂肪填充泪沟,如果正确填充的话,一般可以维持几年,做完了之后要注意休息,早睡早起,不要熬夜。促进新陈代谢对身体也好,术后一周要注意消肿,三个月左右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夏德林主任医师整形美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的诊治。

一般来讲,用自体脂肪填充面部可以在7天后进行简单的清洗。自体脂肪面部填充手术,仅需少量的脂肪注射,不需开刀,伤口不大,缝合后即可进行简单的清洗。但是,脂肪移植后要有一定的生存期,而且面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浮肿,在此期间尽量避免揉搓面部,避免面部表情过度丰富,避免哭泣、大笑,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影响到脂肪的存活率。而且,在做完脂肪供体区的抽脂后,一定要等伤口拆线后再进行抽脂。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皮肤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国医师协会会员,毕业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自体脂肪填充下巴效果相对较好。
现在有假体、玻尿酸、脂肪垫下巴三种方式。自体脂肪填充下巴是将腿部的脂肪抽取出来,通过离心过滤,将多余的油脂注入到下巴中,这样就能起到预期的作用,而自体脂肪则不需要更换,无毒无害,不需要取出,创伤小,触摸自然。自体脂肪填充和玻尿酸相比,没有任何损伤,唯一的缺点就是抽脂比较麻烦。

尹新芹主任医师五官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牙体牙髓病、根尖病、口腔黏膜病及儿童口腔病的诊治,尢其根管治疗及残根、残冠的保留。

一般情况下,自体脂肪填充面部能保持3年左右。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事实上,自体脂肪填充面部最好的状态就是三年,就像最后一次充盈一样。三年后,求美者会感觉到饱满的状态略微下降,但已经比注射前明显减轻,只是感觉不到饱满。这时候求美者需要调整好自己是否需要再次注射或者保持这种状态再继续观察,根据整体的维持情况来考虑再次治疗。当然想要美容者,只要脸上没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也可以一直保持不填充。求美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保持体重稳定,这样才能维持较长时间。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皮肤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国医师协会会员,毕业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