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泪囊炎有哪些危害

会员30945814 36 已回复
我得了慢性泪囊炎,最近一直在用药,但是医生说很容易复发的,我想了解下这个病发展下去有何危害?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李学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五官科 三级甲等
擅长:擅长眼表及泪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复杂角膜病、结膜...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眼部的慢性炎症,它的危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常会分泌一些脓性液体,面部周围皮肤有外伤的情况下容易引起皮肤感染;2、可引起慢性睑缘炎,包括结膜炎、角膜炎等;3、在需要进行白内障和青光眼手术时,会由于炎症污染无法进行手术。4、急性发作时会出现红肿热痛的典型表现,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易引起脑膜炎、蜂窝织炎等导致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高热危及生命。
因此,一旦发生慢性泪囊炎,特别是脓腔比较大的炎症,建议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泪囊炎患儿在出生后数日或数周,亲属发现患儿泪溢或伴有分泌物多,检查时压迫泪囊即可见有黏液脓性或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
1、溢泪:患儿家属发现患儿最近容易流泪,且泪液较多。
2、泪囊部黏性分泌物增多:患儿眼角泪囊部经常出现黏性的分泌物。
所以说,新生儿泪囊炎临床上的症状就是患儿流眼泪,而且眼睛出现严重性的分泌物,如果患儿有新生儿泪囊炎家长不要担心,首先可以局部按摩,然后局部使用抗生素的眼药水。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方法有挤压泪囊、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挤压泪囊:新生儿患有泪囊炎,医生通常会用食指自泪囊上方至下方,向鼻泪管方向挤压,同时压住泪小管部,使分泌物向下冲破先天残膜,进而起到治疗的作用。
2.药物治疗:新生儿患有泪囊炎,可局部使用抗生素妥布霉素滴眼液进行治疗。也可以进行全身应用抗生素,如头孢、青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2.手术治疗:如上述两种治疗方法无效,可行泪道冲洗,以冲破阻塞,必要时可行泪道探通术进行手术治疗。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泪囊炎是因为泪管不通引起的,泪管不通是造成泪囊炎的原因,如果泪管不通,有些分泌物在泪囊内堆积,时间一长就会引起泪囊的炎症。
泪道不通的孩子,可能会导致的就是泪囊炎,如果有孩子的泪管不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最好是用泪管清洗。4个月以前不能冲洗,可以做泪囊的按摩,也可以使用消炎的眼药水。4个月后,如果能积极的进行探查或冲洗,泪囊炎不会发生,但如果不能,就很容易得泪囊炎。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小儿泪囊炎痊愈是否容易反复需要根据小儿的用眼习惯和卫生习惯进行判断。
儿童的用眼习惯和用眼清洁是导致儿童泪囊炎复发的主要原因,只要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并且十分注重用眼卫生,一般不会出现反复的情况。而小孩不注重用眼和用眼卫生,经常用小手指揉搓自己的眼睛,同时又不注重自己的饮食,经常食用油脂食物,经常大喊大叫,加上抵抗力低,很有可能会反复出现泪囊炎。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新生儿泪囊炎要做以下检查:
1.查体:压迫泪囊时,可见粘液脓性或脓性分泌物从泪点溢出,泪囊肿胀有弹性,无肿胀压痛。
2.泪道CT:通过这项检查,可以明确孩子是否有先天性泪道发育障碍引起的疾病。
3.分泌物检查:检查孩子的泪液分泌情况,可以知道孩子是否有感染。
新生儿泪囊炎患儿的家属要带患儿到医院积极的治疗,以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平时加强护理,多观察患儿。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婴儿患婴儿泪囊炎一般是出生就有的,只是两个月时较明显,主要是先天性结构异常导致的,还有胚胎期的残留阻塞鼻泪管,导致泪液引流通道阻塞,炎性分泌物堆积在泪囊处,导致泪囊处感染。
建议尽快治疗,不要耽误最佳治疗的时机。新生儿泪囊炎现发病率很高,家长不关心或者忽略了,婴儿病情迁延不愈,4个月前要进行泪囊按摩,用消炎眼水处理,4个月后可以用泪道冲洗或泪道探通,效果都不错,要早发现早治疗。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