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生成素过高有什么危害

会员14313180 已回复
黄体生成素过高有什么危害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孙香兰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女性黄体生成素过高容易使没有成熟的卵子提前排出,受精能力变差,还会导致多囊卵巢。
黄体生成素是LH,是由腺垂体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主要负责促进卵母细胞成熟及排卵,维持黄体功能,促进雌孕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主要负责促进卵母细胞成熟及排卵,维持黄体功能,促进雌孕激素的合成与分泌。黄体生成素偏高与机体内分泌紊乱有关,出现促黄体生成素偏高会导致卵巢功能失调,使雌孕激素水平分泌失衡从而影响卵泡的发育,导致排卵障碍,也可造成不孕症。
建议注意休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果蔬,高蛋白类的食物,多喝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多参加各种运动锻炼,增强体质,保证睡眠充足,不要熬夜。
有用0
相关问答

促黄体生成素偏高有闭经的危害,
促黄体生成素偏高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导致的。一般在卵泡期和黄体期大概在1-12U/L左右,排卵期在16-104U/L左右,绝经期在16-66U/L左右。如果明显高于正常,提示可能卵巢有病变,比如卵巢病变导致的闭经,还有多囊卵巢综合症,真性性早熟,尤其是当促黄体生成素大于40U/L,间隔1个月内,至少升高2次的,确诊是卵巢早衰。

李育竹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妇科常见病的诊治。

促黄体生成素偏低是容易造成内分泌紊乱引起月经不调的情况,尽量服用激素药物进行调理改善的。促黄体生成素低则不能让卵泡破裂排卵,因此会影响怀孕。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建议还是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是正确的。

李育竹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妇科常见病的诊治。

首先促黄体生成素是有生理性的增高的,在卵泡期和黄体期大概在1-12U/L左右,排卵期在16-104U/L左右,绝经期在16-66U/L左右。如果明显高于正常,提示可能卵巢有病变,比如卵巢病变导致的闭经,还有多囊卵巢综合症,真性性早熟,尤其是当促黄体生成素大于40U/L,间隔1个月内,至少升高2次的,确诊是卵巢早衰。

周敬伟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红斑狼疮,皮肌炎,银屑病,性传播疾病,白癜风,痤疮

正常比例小于等于2.5。如果出现卵泡生成素和促黄体生成素的比例大于等于2.5,同时伴有月经周期推迟明显,而且做阴超检测没有明显的排卵或者排卵稀少,彩超又提示双侧卵巢有多囊样改变,这时候基本就可以考虑应该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李育竹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妇科常见病的诊治。

甲减促黄体生成素可能会高。
在甲减的情况下,促黄体生成素可能会出现轻微的上升,这是由于患者对甲减的负面反应,会引起垂体分泌的tsh增高,也会引起垂体分泌的促黄体生成素偏高,从而引起垂体分泌的泌乳素增高。因此,甲减会影响到许多的器官,包括内分泌,在病人身上,是一种继发的变化,如果患者能够控制住甲减,那么继发变化就会消除。甲减可以通过外源性的甲状腺激素来进行治疗,优甲乐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一般来说,促黄体生成素比促卵泡生成素高可能是多囊,具体如下:
黄体是指卵巢在排除卵子之后,卵子表面的结缔组织逐渐形成的细胞团,在新鲜的时候成为黄色,故称之为黄体。如果患者的促黄体生成素的值比促卵泡生成素的值高,并且高两倍以上,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所引起,需要进一步检查确定。
平时生活之中,患者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意饮食清淡,营养均衡,可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吃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

赵晓东主任医师妇产科北京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阴式手术、各种腹腔镜手术、各种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宫颈癌前病变(CIN)的诊断和处理、LEEP手术、以及妇科恶性肿瘤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