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诊断的方法

会员1283430 已回复
心肌病诊断的方法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心肌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症状和体格检查结合各种检查。心电图上有时可表现出特异性的异常。另外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核磁共振检查都可以诊断心肌病。如果仍不能确诊,可以进行心导管检查。心导管还可进行心内膜心肌活检,可以确定诊断和明确病因。心肌病的预后不好,约有50%的患者在5年内死亡,10年存活率在25%左右。
有用0
相关问答

心肌病患者在平常一定要到医院定期的复查,然后通过心脏彩超来判断有无心脏进行性扩大,射血分数进行性的下降或者是属于是血栓高危的人群。
如果有头疼、四肢疼痛、胸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避免血栓栓塞。护理上要根据医生的要求,适当的服用一些能够减轻心脏负担的药物,平时要注意饮食,要坚持低盐低脂的饮食,同时也要避免食用含糖,含水量高的食物,如西瓜,水蜜桃,香蕉,香瓜,甜瓜等,最好不要多吃含大量的绿色蔬菜和水果,还有富含粗纤维的五谷杂粮。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房颤性心肌病抗凝治疗的方法是药物治疗,目前抗凝的药物选择比较多:
第一种是华法林,这种药物需要反复抽血测定INR值,服用起来比较麻烦,但是价钱比较便宜。第二种是一种新的抗凝剂,比如利伐沙班和达比加群,这两种药可以通过口服,不需要血液检测血液中的凝块,使用起来更加的简单,不过费用也很高。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通常情况下,中医治疗心肌病的方法是使用药物、日常护理等方式进行治疗。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使用药物:心肌病是一组异质性心肌疾病,由不同病因引起心脏机械和电活动的异常,表现为心室不适当的肥厚或扩张,中医一般是采用喝中药配合运动进行调理身体。
日常护理:心肌病患者应预防呼吸道感染,戒烟戒酒,避免劳累,补充营养,保持良好的心情,促进身体恢复的同时,还能提高免疫力。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可以选择冠脉介入治疗或者外科搭桥治疗。
缺血性心肌病可以将血管植入阻塞的血管中,使其重新获得血液循环,使心脏缺血和低氧条件得到缓解;冠状动脉搭桥等常用的血管再通治疗,但手术效果不理想,或者晚期缺血性疾病的病人可以选择进行心脏手术。治疗期间患者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早睡早起,有利于身体恢复。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诊断心肌病,超声心电图检查,可能会发现扩张型心肌病常表现为各腔增宽、射血分数下降。此外肥厚性心肌病可出现心肌肥厚现象,通常是室间隔与左心室壁厚度之比超过1.3:1。限制性心脏病心脏彩超检查结果以心腔狭窄、心脏舒张受限为主。心电图通常无特异性,只显示心肌损伤。
其他检查如左心室造影检查可见到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左室流出道狭窄等。
体格检查还可初步作出判断,因此对心肌病通常通过这几点来确诊,心肌穿刺活检亦可用作确诊,但此种情况为有创检查而通常不用。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围产期心肌病是指在妊娠后3个月到产后6个月内发生的特发性心肌病,常伴心力衰竭,是产科四大死亡原因之一,病死率高达25%到50%。其诊断标准,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心慌,胸闷,气短,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紫绀,心脏杂音,心律失常。排除引起心力衰竭的其他疾病,如冠心病,风心病,先心病等。孕前无器质性心脏病及心力衰竭病史。在妊娠的后3个月至产后6个月内发病。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