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性心肌病能治好吗

会员1265031 已回复
肥厚性心肌病能治好吗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肥厚型心肌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上可分为梗阻型和非梗阻型。目前没有根治的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临床症状。肥厚型心肌病临床预后也并不相同,有的临床症状轻微,偶然在查体时发现,一般寿命接近于正常人,也有的患者猝死,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并发感染。一般的药物治疗只能改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在出现心力衰竭时治疗同充血性心力衰竭,ACEI、利尿剂、强心剂可以酌情运用。合并房颤等心律失常时可以利用胺碘酮等,也可以手术或无水酒精消融肥厚室间隔等治疗,猝死风险高时也可以植入ICD预防。
有用0
相关问答

肥厚性心肌病是不能完全治愈的,只能维持患者病情稳定,延缓患者心脏功能减退的进程。
肥厚性心肌病是目前引发我国青少年运动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诊断为肥厚性心肌病的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剧烈运动时,心脏供血不足,引发脑供血不足,全身循环血量不足,恶性心率失常等。但是如果可以找到合适的心脏供体,行心脏移植术,本病即可治愈。但综合各方面条件,如心脏移植供体来源稀缺,移植排斥反应,体外循环感染等情况,导致其风险较大。肥厚性心肌病主要是与遗传有关。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肥厚性心肌病能治愈,患者应当积极配合治疗。
肥厚性心肌病通常以心肌肥厚为主要特征。常伴有呼吸困难、心绞痛等不适症状。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螺内酯、地高辛等药物进行治疗,从而帮助缓解患者出现的不适症状。必要时可接受肥厚肌肉切除术、二尖瓣置换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当多休息,不要过于劳累,饮食尽量以清淡为主。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肥厚性心肌病一般主要表现有呼吸困难、晕厥、心绞痛等症状。
肥厚性心肌病是一种原发性心肌病,检查时能够在心尖、胸骨左等部位,或者在第三、四肋间听得到粗糙的、收缩期的喷射样杂音。肥厚性心肌病发病一般可呈家族性或者散发性。大多数患者治愈后效果比较好,但如果患者出现左室流出道的梗阻,那会增加发生猝死的可能性。
出现不适时建议及时就医。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肥厚性心肌病首选β受体阻断剂比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拉贝洛。
此外,也可以用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以及ACEI或ARB类的药物来治疗。尔等,通过负性肌力及减慢心率作用,增加心脏回心血量,如果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有心律失常,易导致猝死或卒中,可以加用抗凝药如利伐沙斑等。禁用硝酸甘油及洋地黄类药物。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肥厚性心肌病的预后有较大的不同。
对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简称梗阻性心肌病),部分于青少年时期及活动期间突然死亡,部分逐渐发生心力衰竭(心衰),进展至终末期心衰(心衰),最终死于心力衰竭,感染及其他疾病。而部分病人(以非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为主),临床表现较轻,大多在平时健康查体中被检出,对一般日常活动无影响,临床症状较轻,寿命与正常人相近。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目前临床上缺少肥厚性心肌病的专用药物。
贝塔阻滞剂是首选的一线用药,如果患者不能耐受贝塔组织剂,或者有禁忌,可以选择钙离子拮抗剂。如果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钙离子拮抗剂会增加流出道阻塞,尤其是在心功能不全时,可以服用洋地黄制剂和利尿剂,可以增强心肌收缩能力,降低血容量,增加心室梗阻,如果心塞时有快速十率的房颤,可以选择洋地黄,也可以选择利尿药物,同时要注意缓解肺淤血,配合贝塔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