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如何治疗

会员1213079 已回复
母乳性黄疸如何治疗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科 三级甲等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母乳性黄疸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治疗;母乳性黄疸是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如果未结合胆红素过高,总胆红素水平大于12mg/dl,那么就需要进行光照疗法;发现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症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之后,可停母乳48到72小时,那么黄疸可以明显的减轻,如果再继续吃母乳,黄疸指数会再上升,但是会明显的低于停母乳喂养前的黄疸指数水平。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乳汁性黄疸不需特别处理;乳汁性黄疸的主要症状是不结合的胆红素升高,不伴有胆红素升高,总胆红素超过12mg/dl,可以选择光照治疗;当患者出现非合并胆红素升高的情况下,出现了黄疸,可以停止哺乳48-72个小时,可以缓解,如果继续进食,则会出现更多的黄疸,但会比停止哺乳之前的情况要好很多,建议多观察婴儿的身体状况,如果还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跟医生联系。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母乳性黄疸不严重就继续喂奶,多次少量的母乳喂养的方法治疗。严重可暂停母乳喂养,这时要根据血清总胆红素含量数值确定,直到孩子的黄疸全部消退,而后再吃母乳一般不再反复。具体怎样治疗是就诊儿科门诊根据孩子症状、体征、胆红素数值综合判断。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母乳性黄疸的诱发因素与母乳喂养有关,不同于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它只会在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通常在出生后4—5天出现,并逐渐增加。胆红素升高可持续约10天,然后黄疸逐渐减少,并在3-12周内恢复正常水平。孩子们中的大多数可以恢复正常。当胆红素达到20毫克/分升时,可以进行光疗,通常不需要白蛋白或血浆治疗。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判断是否得了母乳性黄疸需要在孩子出生后一周以内,测量一下黄疸。如果出现了病理性的黄疸,很有可能是母乳等导致的,所以必要时应该考虑暂停母乳以后,保守用药。等黄疸的情况完全恢复以后再考虑母乳喂养。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母乳性黄疸通常需观察黄疸消退情况,如果黄疸明显消退,一般可不用过于担心,黄疸不超过256mmoL/L时,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可以配额益生菌,茵栀黄口服液、苯巴比妥等药物缓解症。但如果胆红素超过了256mmol/L或者是母乳性黄疸长期未消退,建议进行蓝光治疗通常能够降低胆红素,有效地缓解症状。治疗期间应注意断奶休养,避免对宝宝造成影响。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母乳性黄疸是指发生在健康母乳喂养儿中的,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母乳性黄疸多在生后3-4天左右出现,除皮肤黄染外,宝宝情况良好,反应好,吃奶好,大小便正常,体重增长良好。经停喂母乳2-3天后,黄疸明显消退。在整个黄疸期间,黄疸无进行性加重,无退而复现的现象,宝宝无呕吐,精神萎靡等。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