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引起的心动过缓怎么办

会员1083699 已回复
药物引起的心动过缓怎么办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如果是药物引起的心动过缓,停药后可能使过慢的心率恢复。临床上常见的可以引起心动过缓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洋地黄类药物,以及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可达龙等。
上述药物都可能抑制患者的窦房结功能,减慢房室结的传导,产生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但绝大多数在停药后心率都能恢复。
有用0
相关问答

如果出现了强心甘中毒,需要马上停止服用。如果有窦性心动过缓或有传导阻滞的患者,可以静脉使用阿托品,因为异丙肾上腺素会引起室性心律失常,所以不需要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停药后可出现单发性室前收缩、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症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可以通过静脉补充钾,如果血钾水平不高,可以选择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等。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阿托品和异丙肾上腺素都属于静脉用药。心动过缓不需要服用任何的药物。如果需要,可以使用暂时的心脏起搏器和永久性的心脏起搏器。
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窦性心律小于60次就是窦性心动过缓。对于一些年纪较大或者经常锻炼的运动员来说,他们的心跳频率是每分钟50到60次。睡眠时心跳会变得缓慢。每分钟不少于50次,不需要特别的治疗。当每分钟50次以下,并且有晕眩,眩晕等情况时,必须接受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冠心病。另外临床上应用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的药物、利血平等可以引起心动过缓。钾离子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如果血钾高了也会引起心动过缓。还有甲状腺功能减退、低温状态下也会引起心动过缓。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一般情况下,吃降压药心动过缓可以通过更改药物剂量或者停药进行处理。具体内容如下:
降压药中如美托洛尔一类的药物具有降低心率的作用。如果口服美托洛尔一类的药物导致心动过缓,需根据心率情况来减量,如果心率特别慢可以停用此类药物。如果没有口服β受体阻滞剂这类药物,心率自身偏慢,此时需要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评估24小时心率情况。
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防止不良刺激,解除焦虑。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动过缓的治疗方法取决于其原因、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常用的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心动过缓是一种每分钟心脏搏动次数低于预期的心律失常,对于有心悸、头晕等症状的心动过缓患者,通常需要遵医嘱用药治疗,如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参松养心胶囊等。其中参松养心胶囊是经研究证实快慢都治心律失常的中成药,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有较明显的治疗作用,同时改善心慌心悸、气短乏力、失眠多梦、头晕、胸闷等不适症状。药物为中药制剂,安全性较为良好,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按疗程服用,可较好地改善心动过缓相关问题。
对于一些症状明显的心动过缓,可能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来调节心脏的节律和频率。

王燕主任医师中医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常见病,如呼吸系统疾病,肺病,脑梗塞,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同时擅长用中医的方法治疗眩晕,耳鸣,失眠,食欲不振,周身乏力,水肿,尿频,便秘等。

强心苷中毒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通常没有特效药物,建议先停用强心苷,具体分析如下:
对于强心苷中毒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一般没有特效的药物,如果是轻微的窦性心动过缓,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可以通过停止服用强心苷来改善。出现头晕、晕厥、乏力、黑蒙等症状时,必须在心脏部位置入临时起搏器,以保证心脏供血,并停止服用强心苷类药物。在药物代谢后,窦性窦缓的症状会逐渐消失,然后将临时的心脏起搏器取出。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