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艾灸穴位有哪些

会员260255 已回复
祛湿艾灸穴位有哪些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科 三级甲等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常见病,如呼吸系统疾病,肺病,脑...
艾炙丰隆穴、关元穴、足三里穴、中脘穴、曲池穴等穴位能达到祛湿的效果。
1、丰隆穴:该穴位在小腿前外侧,大约26-27cm,距胫骨前缘2个手指的位置,具有化痰祛湿的功效,对头痛、头昏等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关元穴:该穴在肚脐下三寸,距离10厘米左右,对女性有祛风除湿的功效,该穴还有强身健体的功效。
3、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膝下3寸10厘米处,按下后会有疼痛,可以调理脾胃,疏风化湿,起到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有用0
相关问答

注意休息不要熬夜劳累过度不要剧烈运动少吃甜食油炸食品不要吃辛辣食物不要熬夜劳累过度。对于穴位的选择,可以选择一些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另外也可以配合一些督脉的穴位。同时治疗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少吃一些寒凉的食物。

王燕主任医师中医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常见病,如呼吸系统疾病,肺病,脑梗塞,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同时擅长用中医的方法治疗眩晕,耳鸣,失眠,食欲不振,周身乏力,水肿,尿频,便秘等。

感冒是由于多种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患者常常伴有咽痛、咳嗽、鼻塞、全身酸痛、食欲减退等症状。感冒可以选择艾灸合谷穴,俗称虎口,每次艾灸五分钟即可。能够有效治疗患者鼻塞,流鼻涕等症状。也可以选择艾灸大椎穴,每晚艾灸一次或者隔日艾灸一次,每次艾灸十分钟左右,能够有效治疗感冒引起的四肢无力、身体虚弱等。

何洁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肺癌、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诊治。

荨麻疹艾灸穴位有很多,具体分析如下:
荨麻疹在中医上被称为“瘾疹”,主要症状是皮肤出现不规则的瘙痒和成片的风团。艾灸常用的穴位有膈俞穴、曲池穴、合谷穴、血海穴、委中穴等。外关穴、风池穴等风寒入侵;内庭穴、天枢穴为肠胃积热;阴陵泉、三阴交改善湿气重;血虚风燥可选择足三里、三阴交;主穴采用毫针泻法,可艾灸风寒、湿热、血虚风燥。

张文娟主任医师皮肤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银屑病、扁平苔藓、老年瘙痒病、掌跖脓疱病、真菌病、皮肤疑难病、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皮肤病

一般来说,祛湿最好西药有以下几种:
祛湿应该根据不同病症有不同治法。如果是脾虚泄泻,可以利水渗湿,用参苓白术散;如果是湿热黄疸,可以清利湿热,用茵陈蒿汤。西医来讲,没有湿的概念,因此,也就不能一概而论。西医的肠炎,患者可以用庆大霉素片、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治疗等。
患者平时多休息,不要劳累,同时不要吃刺激和油腻的食物,保持合理的饮食,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并适当运动,比如慢跑、游泳等。

陈秀杉副主任医师中医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手术或药物治疗各类肛肠疾病,如肛内外炎症、肛裂、痔、瘘、肛乳头肥大等。擅治中医内科各类疾病;中医儿科杂病。

一般情况下,祛湿气的茶有红豆薏米茶、金银花茶等。具体内容如下:
红豆薏米茶是祛湿快速有效的。另外,用来煲汤也能起到祛湿的作用。经常饮用普洱茶还能祛除体内的水分。金银花茶具有清热消炎、祛湿的作用。还有陈皮茯苓茶,可以健脾利湿。可以去除身体湿气的中药有:参灵白术散、健脾丸、湿毒清胶囊等。身体湿热时要多做锻炼,有助于排除体内的水分。另外,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要用温水泡脚,这也是一种驱寒方法。

陈秀杉副主任医师中医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手术或药物治疗各类肛肠疾病,如肛内外炎症、肛裂、痔、瘘、肛乳头肥大等。擅治中医内科各类疾病;中医儿科杂病。

小儿消化不良可以艾灸的穴位有,身柱穴,这是儿童治百病的穴位。身柱穴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常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吐乳、小儿泄泻、食欲不振等。还有神阙穴,就是肚脐眼,对于脾胃虚弱的小孩较好。还有公孙穴,灸公孙穴,使得脾经的气血比较充盈,补益脾胃,消积化脾的作用比较好。还有中脘穴,中脘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主治消化系统疾病。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