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高血压近3年,高压100低压150左右,用药“代文”已一...

会员72440776 30 已回复
我得高血压近3年,高压100低压150左右,用药“代文”已一年时间,该药去年将压效果还可以,今年疗效就差些,目前我高压基本在90以上低压在135左右,请问我该怎么办?长期高压在90以上怎么用药?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高秋 副主任医师 宜兴市人民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危重疾病,如高血压,...
已帮助用户: 3
概述
高血压病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病因不明的高血压者称原发性高血压或继发性高血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血压判别标准:①正常血压,收缩压≤18.64Kpa(140mmHg),舒张压≤12.1Kpa(90mmHg)。②成年人高血压,收缩压≥21.3Kpa(160mmHg),舒张压≥12.65Kpa(95mmHg)。③临界高血压,指血压介于上述二者之间。进入高血压专题 
病因
高血压病因不明,与发病有关的因素有(1)年龄: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2)食盐: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g/日,几乎不发生高血压;3-4g/日,高血压发病率3%,4-15g/日,发病率15%,>20g/日发病率30%。(3)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4)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5)环境与职业: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城市中的高压发病率高于农村。
症状
按起病缓急和病程进展,可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以缓进型多见。
一、缓进型高血压。
(一)早期表现:早期多无症状,偶尔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感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可能系高级精神功能失调所致。早期血压仅暂时升高,随病程进展血压持续升高,脏器受累。
(二)脑部表现:头痛、头晕常见。多由于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气候变化或停用降压药而诱发。血压急骤升高。剧烈头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抽搐、昏迷、一过性偏瘫、失语等
(三)心脏表现:早期,心功能代偿,症状不明显,后期,心功能失代偿,发生心力衰竭。
(四)肾脏表现:长期高血压致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时,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红细胞。尿浓缩功能低下,酚红排泄及尿素廓清障碍。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五)动脉改变。
(六)眼底改变。
二、急进型高血压:也称恶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病的1%,可由缓进型突然转变而来,也可起病。恶性高血压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30-40岁为最多见。血压明显升高,舒张压多在17.3Kpa(130mmHg)以上,有乏力,口渴、多尿等症状。视力迅速减退,眼底有视网膜出血及渗出,常有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迅速出现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不全。也可发生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和高血压危象,病程进展迅速多死于尿毒症。
高血压病分期:
第一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临床无心、脑、肾损害征象。
第二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①体检、X线、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扩大。②眼底检查,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③蛋白尿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增高。
第三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①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②心力衰竭。③肾功能衰竭。④眼底出血或渗出,伴或不伴有视神经乳头水肿。⑤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
检查
一、确定有无高血压:测量血压升高应连续数日多次测血压,有两次以上血压升高,方可谓高血压。
二、鉴别高血压的原因:凡遇到高血压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系统检查,以排除症状性高血压。
治疗
一、一般治疗:高血压发病与中枢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应注意劳逸结合,
二、降压药物治疗。
(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目前应用巯甲丙脯酸、依那普利。
(二)钙拮抗剂:是一组化学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也不尽相同的药物。由于抑制钙离子通过细胞膜上钙通道的内流,因而称为钙通道拮抗剂。常用药物有异搏定、硫氮卓酮及硝苯吡啶、尼群地平。
(三)血管扩张剂: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常用药物有:1.硝普钠。2.长压定。3.肼苯达嗪。
(四)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的降压药。
1.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1)可乐宁。(2)甲基多巴。
2.交感神经节阻滞剂。常用者有阿方那特,用于高血压脑病的治疗。
3.交感神经节后阻滞剂。使交感神经末稍中去甲肾上腺素贮存耗竭,而达降压的目的。常用药物有:(1)胍乙啶。(2)利血平。
4.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1)β受体阻滞剂;柳胺苄心定是WHO推荐的降压药。醋丁酰心安。
(2)α受体阻滞剂:常用者有哌唑嗪。多沙唑嗪。
(五)利尿降压药。
1.噻嗪类:是应用最广的口服利尿降压药,双氢克尿噻。
2.氯噻酮。
3.速尿。
4.氨苯喋啶。
三、药物治疗原则
(一)个体化:根据不同病人的病理生理特点,病程进展和并发症,而采用不同的药物不同的剂量。
(二)联合用药。
(三)分级治疗:对一般高血压,先用副作用少的药物,如未取得满意疗效可逐步加用一种或多种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可考虑分级治疗。
一级: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选用一种药物,一种无效可改用另一种。
二级:联合用药,两种药物并用,自小量开始,有效为止,若无效转入三级。
三级:联合用药,三种药物并用。
四级:三级治疗效果不佳者,可换用胍乙啶或可乐宁。
有用0
相关问答

血压明显高于正常水平。需要控制好血压,以避免引起慢性并发症。可以去医院的心内科看看。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平时不要吸烟或喝酒,少吃腌渍、油腻、油炸和烧烤食物,适度锻炼。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高压150低压100是高血压。长时间高血压容易引起脑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硬化,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一般采用饮食疗法,如果血压比较高了就要用降压药治疗,要保持好的心态,不要吃太咸的东西。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高压150低压90通常算高血压。
如果收缩压超过140mmHg或舒张压大于90mmHg,通常属于高血压。而高压150低压90已经超过高血压的上限范围,通常是高血压。建议患者在安静的情况下进行几次测试,看看效果如何。高血压的早期表现一般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若确诊高血压需要结合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的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治疗,而药物的选择要结合自身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一种或者多种药物联合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高压不高,低压高的情况可能是动脉硬化,动脉硬化之后会导致大动脉的弹性力比较差,就容易导致低压升高,需要服用一些降压的药物进行缓解,同时要注意自己的血压,避免使用一些导致血压波动较大的药物或食物。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已经是属于高血压了。可以口服降压药进行治疗,有效的控制血压,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平时应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避免进食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肥胖者应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不吸烟。日常生活中要适当的锻炼身体,而且要定时测量血压,血脂。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测量血压高压为133毫米汞柱而低压为87毫米汞柱时,按现行高血压的定义尚无法确诊高血压。
高血压顾名思义就是非同日血压的正确测量,收缩压超过等于140毫米汞柱,或者舒张压超过等于90毫米汞柱高血压危害大易引起心脏、肾脏,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发生功能损伤。
所以要注意对血压进行监测,根据现行高血压指南中133/87毫米汞柱,可算做高血压前期了,一旦有这种血压发生,病人应严密动态地监测血压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生就应开始药物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