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震性耳聋耳膜充血未穿孔经过治疗能恢复到

会员40445078 17岁 已回复
爆震性耳聋耳膜充血未穿孔经过治疗能恢复到和以前一样的听力吗?患者男,23岁,被人贴着耳朵大叫了一声,耳鸣后耳痛,三天后去医院测试听力单侧耳朵50分贝正在采用血管扩张药物和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我能恢复到和以前一样的听力吗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陈文文 医师 贺州广济医院五官科 三级
擅长:鼻咽癌,鼓膜穿孔,喉癌,鼻窦炎,鼓膜外伤
已帮助用户: 30609
问题分析:这个您得耐心治疗,不要操之过急,也放心去等回复。
意见建议:鼓膜没有穿孔是好的,因为一旦穿了无法也很难愈合了。建议您继续耐心治疗,避免水进入耳朵,不要游泳。
有用0
关注
刘振 主治医师 中山协和医院五官科
擅长:鼻息肉,茎突综合征,突发性耳聋,慢性扁桃体炎,鼻中...
已帮助用户: 494
问题分析:你好,爆震性耳聋一般可能是耳部血管痉挛或缺陷,耳部神经损伤引起。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意见建议:建议继续住院治疗,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可能恢复和之前一样的听力,可能恢复部分,不敢保证。
有用0
黄彩全 医师 五官科
擅长:治疗鼻息肉、鼻窦炎、鼻中隔偏曲、过敏性鼻炎、慢性扁...
已帮助用户: 101
问题分析:你好,外伤致鼓膜充血,听力下降,没影响到内耳的话一般经治疗较易恢复。
意见建议:建议听力检查了解内耳情况 ,鼓膜充血忌滴耳、进水,口服消炎药避免感染就行了。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儿童耳膜穿孔可以采取以下办法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小儿耳膜穿孔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创伤挖耳造成的鼓膜穿孔,造成鼓膜出血、听力降低、耳鸣等症状,同时还会引发中耳炎,要进行对症抗炎(头孢类的药物),防止耳部渗入,一个月左右即可完全康复。第二,是因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所致的耳部穿孔,主要是因为上呼吸道的感染,主要是因为细菌的原因,导致了鼓膜的急性穿孔,出现了耳部疼痛,流脓,听力降低等,如果出现了炎症,可以服用一些抗炎药物来进行,但是这些情况并不会自行愈合。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问题分析:从您的图片上来看提示鼓膜穿孔,但不是太严重,需要通过手术修补鼓膜对症处理的。
指导建议:您可以选择当地的大型公立三甲医院,通过手术修补鼓膜效果还是相对比较好的,手术以后做好各方面的调理措施,多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熬夜,少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定期复查。

任正新主治医师其他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58958
擅长:全科、体检分析、检验

对于外伤性鼓膜穿孔,要看鼓膜穿孔大小,如果是很小的穿孔,1个月左右会在不感染的情况下愈合,但是如果穿孔比较大,必须手术进行修补。还有穿孔因为外耳道里边及鼓室里有脓性分泌物,必须干耳不流脓,3个月以后再进行鼓膜修补。还有可能是松质骨的穿孔,大多是胆脂瘤型中耳炎,必须去除胆脂瘤。

尹新芹主任医师五官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牙体牙髓病、根尖病、口腔黏膜病及儿童口腔病的诊治,尢其根管治疗及残根、残冠的保留。

一般来说,小孩耳膜穿孔能否自愈需要根据病因判断。
小孩耳膜穿孔通常可能是由于外伤引起的,这种情况下一般通过电子耳镜可以明确诊断,通常会有血性分泌物渗出,外伤性穿孔一般可以自愈,但是需要遵医嘱口服消炎药,从而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
此外,小孩耳膜穿孔还可能是儿童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引起的,通常会有脓性分泌物渗出,严重时会导致耳痛、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需要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等药物进行治疗,行鼓膜修补术才能缓解不适症状,一般是不会自愈的。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宫颈充血可以遵医嘱使用抗宫炎片、甲硝唑栓等药物治疗。
急性阴道炎和急性宫颈炎都会导致宫颈充血。阴道炎会出现阴道瘙痒、异味、分泌物增多等情况,需要针对不同的阴道炎进行阴道放药和口服药物。大多数的急性宫颈炎都没有什么特别的症状,症状多是阴道分泌物增多,可能是性生活后出血,如果是妇科检查,会出现宫颈充血、水肿、多量脓性分泌物,需要根据病原体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抗生素。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妇产科超声

小孩捅破耳膜,如果恢复比较快,可能会在1-2个月左右恢复。
小孩捅破耳膜具体的耳膜恢复时间取决于耳膜穿孔的大小、位置,以及是否有继发感染的情况而定,也取决于耳膜恢复再生的能力。如果小孩耳膜穿孔面积相对比较小,随后没有因为耳内进水等原因造成中耳炎症急性发作,就有可能能够尽快的自行愈合,时间大约在1-2个月左右。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