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该病已有20余年,现在已经严重萎缩,请问应该怎样治疗?听说...

会员35240 0 已回复
患该病已有20余年,现在已经严重萎缩,请问应该怎样治疗?听说2丙酸睾丸酮鱼肝油软膏这药能对该病起一定的作用,不知道是不是这样,浙江省内哪里有售?哪里有治疗该病的专科?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退休老医生 主治医 退休老医生
擅长:全科门诊
已帮助用户: 301
 “外阴白斑”即由病变而引起的表皮增厚,表皮基底层色素脱失以及真皮浅层血管减少,致使外阴皮肤或粘膜色泽减退或呈白色。患了“外阴白斑”的妇女很恐惧,怀疑这是不是癌前病变,近年来,通过大量临床实验证实,其癌变率仅为2%左右。1975年国际外阴病研究会决定取消“外阴白斑”名称,而称该病为“外阴白色病变”或“慢性外阴营养不良”。外阴皮肤变白患者因其无感觉,一般自己并不知道,而是由医生发现的;也有的患者,因外阴痒而在就诊时发现。外阴部皮肤为什么会变白呢,其原因至今还不清楚,但比较清楚的是,当外阴皮肤发生某些疾病后,病区表皮过度角化,皮肤的黑色素细胞减少颜色就变白。病区皮肤有的增厚似皮革状;有的变薄,干燥容易破裂,甚至出现溃疡、硬结。外阴皮肤颜色变白,无论痒与否都应到医院去检查,丸其皮肤有增厚,粗糙、隆起、溃疡、破裂、硬结者更应警惕,必要时可进行手术治疗。由于“外阴白色病变”是较顽固的,故要坚持长期治疗,定期随诊。随诊时间以3~6个月为一次较好,在坚持治疗后一般能取得较为满意效果。药物治疗可服用维生素类药物。如外阴痒较重而影响睡眠,可适当服用些镇静药,局部可搽1%氢化考地松和1~2%睾丸酮软膏,这种治疗可坚持6~8周,每日3~4次。在坚持长期治疗同时,长期保持外阴清洁于燥,不穿太紧内裤,不穿通透性不好的化纤内裤,少吃易过敏食物,都是十分必要的。
有用0
医生会员
擅长:
原创]外阴白斑治疗方经验
菊花10克艾叶10克白矾10克天花粉10克土槿皮15克狼毒15克花椒15克水煎温洗日2次.洗后外涂蛋黄油(制作方法可以请教老人煮熟后的鸡蛋黄弄碎在锅里干炒出的油).先连续7天看效果.
有用0
相关问答

不要随意用药,平时要注意保持清洁干燥.忌用肥皂或刺激性药物清洗外阴.不要食用辛辣或刺激性食物.衣着宜宽大.勤换洗科学用药,保持乐观情绪,饮食禁辛辣,保持外阴皮肤清洁等。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皮肤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国医师协会会员,毕业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在医院里面的药房就可以购买,或者是到外面相关的药店去进行购买,要遵医嘱使用相关的药物,平时的时候也要多注意保养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对于提高身体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李明副主任医师外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治。

网上药店便宜点,网上买是5元到10元左右。丙酸睾丸酮片现实生活中10元-15元左右,没有固定的价格标准,每个的情况不一样,自然价格也就不一样,睾丸酮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形成,发育,成熟,并对抗雌激素,抑制子宫内膜生长及卵巢垂体功能。到正规的咨询一下。

李明副主任医师外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治。

患牙周炎牙已有些松动,是否拔除需要根据松动的情况进行判断。
如果在牙周炎的影响下,牙已经发生了牙龈萎缩,牙根暴露,可能会出现牙齿松动的情况。牙周炎患者必须要治疗,消除牙周炎的病因,以改善牙齿状态。如果说一度到二度松动,一般不考虑拔除,这种情况只要去除牙结石,进行洗牙和牙周刮治,等牙周维持稳定。如果牙齿松动明显,通常建议拔除,以免影响咀嚼功能。

尹新芹主任医师五官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牙体牙髓病、根尖病、口腔黏膜病及儿童口腔病的诊治,尢其根管治疗及残根、残冠的保留。

鱼肝油吃到宝宝两周岁左右,鱼肝油里面主要含有的是维生素,维生素是宝宝出生后常规需要补充的,主要是和孩子生后维生素自身合成较少,需求量大有关,早产儿宝宝一般出生后一个星期就要开始补充维生素,足月儿宝宝一般出生两个星期就要开始补充维生素,一直补充到宝宝两周岁左右,主要是促进钙吸收,预防佝偻病的。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如果宝宝是足月出生的,那么在半个月左右开始吃这种药品。它主要的作用是帮助钙吸收,可以让宝宝能够生长的更好,而且也可以预防佝偻病。平时天气好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在外面晒两个小时的太阳,当然不可以刺激到眼睛,这样吸收的会更好。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专家问答 更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