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母亲自1996年检查出患有心脏病,心衰、房颤、...

会员45744520 74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你好!我母亲自1996年检查出患有心脏病,心衰、房颤、二尖瓣狭窄,三尖瓣狭窄、还有反流,昨天做彩超说她的血栓有3.5乘3.7了,问问你怎么办,他不想吃法华林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赖泽飞 主治医师 江西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脑梗塞,脑出血,癫痫,帕金森病,头痛,高血压等
已帮助用户: 3
问题分析:房颤会引起血栓栓子形成,脱落后会引起很多严重的后果,目前心脏状态都已经很差了,如果还不应用药物预防,将来极有可能栓塞脑血管,那就危险了。
意见建议:服用药物,只是多测几次血,达到正常INR值后就不用很麻烦了,衡量利弊,稍加考虑也知道吃药会省劲很多。
有用0
关注
陶丽萍 主治医师 曲靖市第五人民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高血压脑病,老年急性动脉栓塞,老年人脑出血,脑血栓...
已帮助用户: 71326
问题分析:根据您描述的情况,患者可能是属于有风湿性心脏病伴有心律失常。目前情况应该及时吃抗凝剂,如华法林配合阿司匹林,以避免血栓脱落导致拴塞的情况发生。
意见建议:你描述的情况血栓比较大,药物治疗效果也许不好,就需要手术治疗清除血栓,再配合药物治疗的。
有用0
关注
王婉 医师 河南省建筑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内科,尤其擅长高血压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 12113
问题分析:你好,可能因为二尖瓣狭窄引起的房颤,而房颤则易导致血栓形成及脱落。血栓已经有3.5乘3.7了,比较危险,一旦脱落则易引起脑部动脉的栓塞,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
意见建议:可以考虑做射频消融术,但有一定的复发率,仍需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并控制高血压。
有用0
关注
武湛明 医师 阳原县中医院内科
擅长:心肌炎,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功能障碍
已帮助用户: 416
问题分析:根据你的叙述,华法林是抗凝药,它是冠心病患者优其有房颤忠者更应该吃。它能很好的防治血栓形成,应该服用,这是治疗这类病的常规用药。
意见建议:抗凝药是必须要吃的,如果不能耐受华法林可以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来替代。必须要按常规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房颤是可以发展到心衰的。不过心房颤动和心衰是两个不同的疾病,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心律失常的一种,房颤是心肌丧失了正常有规律的舒缩活动,而代之以快速而不协调的微弱蠕动。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当患有房颤合并心衰时,不应当考虑能活多久,而是要积极进行治疗并科学保养。减轻心脏负担,通过改善心肌供氧,抑制心室重构等增加心脏功能,从而使病症缓解。平时培养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饮食清淡,乐观开朗,也能起到延长生命的作用。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首先纠正一个概念,不是心力衰竭引起房颤,而是房颤引起的心衰。因为长期心房颤动会导致心房缺少有效的收缩,而代之无效的不协调收缩,心跳极不规则,心室充盈不完全,心排血量显著减少,这些无效收缩不仅不能将血液排出到动脉里去以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反而要消耗心肌的能量,因此时间长了,容易引起心力衰竭。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房颤属于一种心脏病,是属于心律失常型心脏病,比较常见于老年人。目前已有研究表明,房颤是左房与肺静脉之间存在一条异常的电活动通路,该通路会导致心电活动的折返,从而引发房颤心律失常。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抑制异常的电活动,缓解症状;也可以通过微创介入的方式,如射频消融异常的电路进行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房颤,也叫心房纤颤。是由心房的异位起搏点超过350次,产生的一种心律不齐。心慌、心悸、心跳间歇是心房颤动的主要原因。如果心室率过高,会对心脏射血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降低血压。
出现心脑供血不足时会出现头晕、胸闷等情况。如果血栓脱落,就会出现脑栓塞、周围动脉栓塞等栓塞。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一定要进行溶栓、取栓等措施,以免造成肢体坏死。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脏病房颤能治愈,具体分析如下:
心房颤动是心脏病中为数不多的可以用外科手段治疗的病症。随着射频消融技术的不断发展,70%-80%的阵发性房颤可以在无房颤的情况下得到根治。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手术成功率也在60%以上。因此,对于房颤患者,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其成功率和手术效果都会更好。但是,药物只能降低房颤的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心室率,并不能根治。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