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布病的治疗和用药

会员2 50 已回复
关于布病的治疗和用药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谭常志 医师 湘潭市东岳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二级甲等
擅长:妇产科相关的疾病
已帮助用户: 83608
布鲁菌病概况布鲁菌病也称波状热,是布鲁菌引起的急性慢性传染病,属自然疫原性疾病[1],本病全球分布,各大洲均有发生,由于对此病病原、传播途径已基本认识并给予有效治疗,因此多为散发,目前较少大规模流行。本病属人兽共患的传染病[2],其病原为布鲁菌,是在人类、许多家畜及其他动物细胞内生存的一种多生物型病菌,传染源主要为羊,其次为牛和猪,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非常少见[2,3],国内牧民接羔为主要传染途径。布鲁菌在外界环境的生活能力较强,在干燥土壤、皮毛和乳类制品中可生存数周至数月,在水中生存5日~4个月,但该菌对光、热、常用化学消毒剂均很敏感[1]。布鲁菌的宿主主要是羊、牛、猪等家畜,国内以牧区牧民的感染发生率最高,人群对布鲁菌普遍易感,青壮年男性由于职业关系,其发病率高于女性;患此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再感染者并不太少见,据报道再次感染发病者约2%~7%[3]。除职业人群外,老人、青少年、儿童的发病也常见,据统计我国宁夏自治区15岁以下儿童感染率1.3~2.0%,内蒙古自治区患病率为11.2%[5]。布鲁菌自皮肤与粘膜进入体后,随淋巴液到达局部淋巴结,或被消灭或形成感染灶,当病菌增殖达到相当数量后即冲破淋巴结屏障而侵入血循环,此时可出现菌血症、毒血症,还可引起肝、脾、淋巴结、骨髓、血管等的病变,主要表现为血管内膜炎、血栓性脉管炎、关节炎、脊柱炎、神经炎、心内膜炎、心肌炎、肾炎等,临床表现复杂、难治,主要死亡原因多为心内膜炎或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及全血细胞减少症。


  2.2本病例特点本例报告患者为青年男性农民,临床表现以憋气、腰痛、咳嗽、多汗、不能平卧,头痛、头晕、低热、恶心为主要症状,外院诊断不明,曾在外院检查CT示右肺门肿块,纵隔淋巴肿大。来诊后查B超提示心包积液;胸片示有双肺感染及右侧胸腔积液。由于本患者临床表现并非为典型的波浪热,而仅以憋气、咳嗽、腰痛等心肺疾病症状为主要表现,在病史的询问上和实验室检查上并未进一步深入考虑,因此外院在明确诊断上有一定困难。患者来院就诊后,经仔细询问病史并结合该患者有牧羊史,其村庄1千多人中有5~6人患布氏病,同时经特异性检查提示PBP(+),SAT(+)1:100,临床诊断考虑为布氏病,经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


  2.3治疗和预防一般来讲,一旦确诊布氏病,应收入传染病医院予及时尽早彻底治疗,以防疾病向慢性发展。治疗一般采取对症治疗及特异性抗菌药物治疗,宜联合用药,剂量足,疗程够;一般联合2种抗菌药,连用2~3个疗程可基本治愈此病。


  2.3.1基础治疗和对症治疗(1)休息。急性期发热患者应卧床休息,除上厕所外,一般不宜下床活动;间歇期可在室内活动,也不宜过多。(2)饮食。应增加营养,给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并给足够水分及电解质。(3)出汗后要及时擦干,避免风吹。每日温水擦浴并更换衣裤1次。(4)高热者可用物理方法降温,持续不退者也可用退热剂;中毒症状重者可用皮质激素。(5)医护人员应安慰病人,做好患者思想工作,以树立信心。


  2.3.2抗菌治疗布氏病治疗特异性抗生素有链霉素、四环素族药物、磺胺类药物。用药通常疗程需3~6周,且可交替使用上述2~3种药物。疗程间间歇5~7天。


  2.3.3菌苗疗法适用于慢性期患者,治疗机制是使敏感性增高的机体脱敏,减轻变态反应的发生。方法有静脉、肌肉、皮下及皮内注射,视患者身体情况、接受程度而定。以7~10次有效注射量为1个疗程。菌苗疗法可引起剧烈全身反应,如发冷、发热、原有症状加重,部分患者出现休克、呼吸困难。故肝肾功能不全者,有心血管疾病、肺结核者以及孕妇忌用。菌苗疗法宜与抗菌药物同时应用。


  2.3.4其它疗法对中毒症状重者伴有某些伴随症状者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增强剂及免疫调节剂对调节机体免疫力可能有益。物理疗法对症治疗也可应用。


  2.3.5慢性期治疗可随并发症而使用抗生素及对症措施。


  2.3.6预防及预后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预防该病的根本措施。染病患者患病后复发率为6%~10%,常在3个月以内发生,可能是细菌为细胞内寄生,不易为抗生素杀灭或者与疗程不够有关。


  由于本病例临床表现为非典型波浪热型,而仅表现为多器官病变,使得疾病复杂多变,在诊断上存在一定难度。本病例提示我们对有羊、牛接触史伴不明原因出现憋气、腰痛、低热、出汗的病人应注意了解流行病学的资料,及早行特异性免疫学试验,以期尽快确诊,降低误诊率。
有用0
医生会员
擅长:
有求布病的最新治疗,可以联系QQ251498952.布病是乙类传染性疾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一般早发现早治疗为好,本病好发于养羊,牛,鹿,犬等动物的人群中,一般牧区大于半农办牧区,农村大于城市.我过好发于东北三省以及内蒙等省份的地区.还有从事皮毛加工,的、屠宰,乳肉加工等职业.前期症状是发烧,乏力,出汗,关节游走性疼痛.也有的患者出现肝脏,脾脏等肿大,还有的患者头痛,失眠,便密,腰痛严重的不能行走,很多医院按椎间盘突出治疗,越治疗越严重,甚至有的患者走了很多大的名望医院都不能确诊自己是布病.一般布病的诊断需要到当地的防疫中心化验才能确诊,医院不能对布病进行确诊.
有用0
相关问答

布病检查主要通过实验室免疫学检查。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如果是阳性,那么可以作为初筛。试管凝集试验,如果滴度在1:100或以上,或者病程超过1年、滴度在1:50或以上,都可以确诊。如果出现了骨关节的损伤,可以进行X线的检查。如果有肝脏的损伤,可以做肝功能检查。心脏损伤可以通过心电图来确定。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是不会的,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睾丸炎,肝脾肿大等。感染人者主要为羊,牛和猪型。其致病力以羊型最强,次为猪型,牛型最弱。接触受染,也可通过消化,呼吸道传染。患病的人应及时隔离至症状消失,血,尿培养阳性,病人的排泄物,污染物应予消毒。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布病也叫布鲁菌病,表现为高热为主,伴有畏寒、多汗的症状,多汗的状况和发热并不是直接相关,或许不发热的时候也会出现。除此之外还会有关节疼痛和肌肉疼痛,如果累及其他的脏器还会出现相应改变。慢性布鲁菌病也许会表现出长期持续低热的状态。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布病是可以治好的,但是治疗时间比较长,要持续接受治疗,要保持耐心和平常心,负能量不宜过重,也不要过于急躁,这样不利于布病的治疗。药物治疗要听从医生的指导,而除药物治疗外,还有食物调理治疗。要注意饮食均衡,食物的搭配要格外细致。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布病又称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主要症状是反复发热、高热、出汗以及游走性关节疼痛,严重者可累及多个器官,造成器官衰竭。布鲁氏杆菌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家畜或野生动物。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布病症状乏力、多汗、关节疼痛、睾丸炎,多发生在单侧,还有病人出现头痛、神经痛、肝脾淋巴结肿大等。慢性感染的症状不是很特异,常见的是全身非特异性的症状,类似神经官能症的症状,比如乏力、多汗、头痛、抑郁、烦躁、失眠、全身疼痛等。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