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治疗脑梗死及左侧椎动脉末端动脉瘤方法

会员57434069 56岁 已回复
同时治疗脑梗死及左侧椎动脉末端动脉瘤方法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李定刚 主治医师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脑血栓,腔隙性脑梗死,脑血管病
已帮助用户: 22710
问题分析:您好,脑梗死和椎动脉瘤为两种不同类型的疾病,治疗也是不一样的,前者为颅内小血管被堵塞,血管分布区域缺血缺氧,引起一系列症状的疾病,可以药物治疗,而后者为血管发育不良,最好是手术治疗,防止动脉瘤破裂出血。
意见建议:1.相对而言,左侧椎动脉末端动脉瘤更危险一些,瘤子破裂有出血的风险,需要手术治疗,当然,如果瘤子比较小的话也可以暂时不管它;2.对于脑梗死而言,需要服用肠溶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血塞通片、胞磷胆碱钠等药物,要定期复查头部CT,了解梗塞面积的变化,防止梗塞面积扩大,最好是到神经内科住院好好系统治疗一下更好一些。
有用0
关注
郝胜强 医师 天津市第二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内科、糖尿病、
已帮助用户: 48270
问题分析:由于对于急性脑梗死属于急性脑中风的疾病,有可能会导致脑血管缺血以及后遗症出现,而动脉瘤也是导致脑缺血的原因。
意见建议:所以建议患者对于新发的病灶可以通过手术切除动脉瘤的方法以及使用血管介入治疗,需要使用改善脑血管循环药物治疗,比如奥扎格雷、长春西丁等治疗。
有用0
关注
黄冰 医师 鄱阳县柘港卫生院内科
擅长:心血管疾病 胸部疾病
已帮助用户: 30393
问题分析:你好,依据你的描述分析脑梗死应该是由于血管因为堵塞,才导致的那种异常的供血不足的症状,才会影响神经功能的。治疗需要及时改善血循环,脑梗死的症状才会改善。
意见建议:而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发育不良,出现的异常的膨出,才形成的动脉瘤的表现。药物治疗基本效果不太好,需要手术治疗,才能改善异常状态,防止动脉瘤破裂的。
有用0
关注
李耀宏 医师 于都县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擅长: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皮肤过敏疾病
已帮助用户: 136767
指导意见:动脉瘤有很多的并发症比如动脉瘤破裂、脑血管痉挛、脑栓塞或者肢体缺血等,动脉瘤长到一定程度要进行手术 主要的手术 方法 就是动脉瘤切除、动脉对端吻合或血管移植术.
有用0
相关问答

脑梗塞出现后,需及时就医予抗凝,改善脑部循环治疗,注意情绪稳定,不能激动,后期慢慢恢复脑功能,但较难恢复至正常。脑梗塞是指颅内血管因狭窄闭塞出现急性缺血症状,常有头晕,头痛,言语不利,四肢乏力,活动障碍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及昏迷。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脑梗死是指由于脑供血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软化形成梗死的脑血管疾病。治疗原则主要是:改善脑循环,防治脑水肿,治疗合并症。要适当的运动,通过药物治疗,溶解血栓、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侧支循环建立,以图缩小梗塞面积、调节血压,控制好血脂,血糖。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手脚发麻,言语混乱考虑与脑梗死有关。可服用脑复康,氯吡格雷,治疗。平时多注意饮食,宜低脂肪食物为主,保持规律性,多吃蔬菜,多补充维生素。多做康复锻炼,多做有氧运动,避免劳累熬夜。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脑梗死的治疗分为超早期治疗,急性期治疗和恢复期治疗3个方面,超早期治疗,也就是发病在4.5小时以内,可以应用溶栓药物。比如尿激酶链激酶,阿替普酶等。超过4.5小时以后进入了急性期,可以应用清除自由基,比如依达拉奉,改善微循环,比如前列地尔,同时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以及稳定斑块药物如他汀类药物。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脑梗死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血管狭窄闭塞缺血坏死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如果出现急性脑梗塞,需要及时吃一些治疗脑梗死的药物,急性期主要是进行脱水降颅压、清除氧自由基,以及抗酸、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的治疗。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脑梗死的治疗方法在急性期条件允许的要进行溶栓治疗,条件不允许的要进行抗血小板治疗,还有就是他汀类药物。其就是基础治疗,比如控制血压、血糖,给予活血化瘀的药及神经保护剂治疗。稳定后,如果出现瘫痪有功能障碍的可以进行康复治疗。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