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病的治疗

会员270801 2天 已回复
溶血病的治疗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任立存 威县贺营乡赵庄卫生室儿科 一级丙等
擅长:中耳炎、鼻息肉、结膜炎
已帮助用户: 626588
换血疗法:目的:
1、换出新生儿体内致敏的红细胞及抗体,阻止溶血进一步发展;
2、换出血清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
3、纠正贫血,防止心衰发生。
纠正贫血,如贫血严重需输血治疗时,开始应少量输血,确信输血后未加重溶血,方可继续按需要量输入。
其他疗法:补充白蛋白、纠正酸中毒可减少血中游离的未结合胆红素,可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有用0
相关问答

需要5000-2000元左右,溶血性疾病包括很多种类,比如先天性红细胞膜的缺陷,先天性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的缺乏,还有家族性的珠蛋白生成障碍性的贫血。当然最常见的还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不同类型的溶血病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

王相华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方法如下:
1、光照疗法:症状轻微,光照疗法疗效好,无创伤。
2、药物治疗:辅助照明治疗。
3、换血治疗:第一产前胎儿水肿,心力衰竭,髓外造血。第二种是严重的感染。第三是脐带血的胆红素增加幅度大于12umol/L。在12小时和24小时36小时内,如果胆红素的浓度大于12mg/dl、>16mg/dl、>18mg/dl,则应进行血液置换。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新生儿溶血病可以先进行光疗降低胆红素的数值,也可以使用利胆降黄药、酶诱导剂提高肝脏转化未结合胆红素的能力、输注血浆或白蛋白促使未结合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等方法治疗。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轻度溶血病的费用需要1千元-2千元,中重度溶血,费用在3千元-5千元。溶血病的主要原因是胎儿和母亲的血型不合,也就是胎儿红细胞的抗原,是母体内所不具有的,母亲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这些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即发生溶血。

王相华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溶血病一般指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骨髓有6~8倍的红系造血代偿潜力。如红细胞破坏速率在骨髓的代偿范围内,则虽有溶血,但不出现贫血,称为溶血性疾患,或溶血性状态。正常红细胞的寿命约120天,只有在红细胞的寿命缩短至15~20天时才会发生贫血。

王相华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溶血症也称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是指人类红细胞的寿命较正常情况下缩短。出现溶血时,人体会尽力产生更多的红细胞以弥补寿命缩短的红细胞。人类骨髓的产生能力较破坏掉的红细胞程度大,患者可能只存在溶血现象,而不会出现贫血;若骨髓的代偿能力不足以弥补红细胞的破坏,则会出现血红蛋白下降,且有溶血的改变,所以会出现溶血性贫血。

王相华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