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痢疾

会员1141394 18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腹泻 发烧就是痢疾吗 昨天开始腹泻为不消化食物 不怎么臭 我应该是脾虚泄泻 推拿了 昨天晚上孩子奶奶用醋给宝宝煮了鸡蛋羹 半夜腹泻3次 臭鸡蛋味道的水样带残渣 我感觉应该是伤食泄泻 可是今天带宝宝去看 那个推拿的医师说 这个季节如果宝宝腹泻 发烧 肯定是痢疾 可是宝宝大便没有粘液啊 。。。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李香焕 医师 贺钊医院妇产科 一级甲等
擅长:中西医结合
已帮助用户: 121571
你好朋友 考虑是肠炎引起的,建议你最好是吃黄连素片加诺氟沙星胶囊治疗效果挺好的,忌口,不要吃辛辣食品,注意保暖,不要着凉。祝你健康。
有用0
关注
田存肖 李怀卫生院妇产科 一级甲等
擅长:小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
已帮助用户: 167495
指导意见:你好,如果是痢疾的话,不口服药物是不可以的,因为痢疾的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建议积极的抗炎治疗,可以服用头孢类抗生素,注意多饮水,注意监测体温的变化,痢疾是不能盲目吃止泻的药物的。
有用0
王美丹 医生会员 山东中医药大学
擅长:全科、儿科疾病
已帮助用户: 78
病情分析:小儿痢疾多发于夏秋季,为腹痛、里急后重,排粘液或脓血便为主症的肠道传染病。
意见建议:建议去正规的儿童医院检查一下 这样比较放心
有用0
相关问答

小儿痢疾通常是外界感染所致。
小孩痢疾医学上称之为小儿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小儿痢疾与儿童的日常生活习惯以及外界的交叉感染有一定的关系,平时要注意宝宝的手的卫生,定期使用洗手液,同时还要注意宝宝的衣服,定期进行高温消毒,严格控制孩子的饮食。需要注意的是,小孩痢疾起病急、病情重而且发展快,确诊后需要及时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小儿痢疾和腹泻的区别在于包含范围上有所不同。
小儿痢疾一般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大便中会出现白细胞、脓细胞、红细胞等,大便时会出现内急后重的症状,同时还会有血样的粘液和脓血。腹泻有可能是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消化不良、积食引起,而腹泻的范围要比小儿痢疾更大。腹泻的症状是大便次数增多、便稀。会有粘液和脓血。这两种都是有区别的,通过大便常规的化验来判断。
如果孩子得了痢疾,首先要用抗生素,其次要注意孩子的身体状况,要注意孩子的情绪,避免出现中毒的一种脑疾病。腹泻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一般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是由于自身原因引起的,如果是消化不良,可以服用一些促进消化的药物。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先吃止泻药。婴幼儿痢疾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典型症状是呕吐、腹泻和大便积水。你可以去医院做粪便培养、大便常规和血常规检查,看看是什么样的细菌感染。妈妈喜欢调节胃肠细菌。同时,应进行补液处理,纠正水分损失。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小儿痢疾多为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各年龄组小儿均易感,多见于3岁以上儿童。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为临床特点。如有发热应予以退热,以及止痉药缓解腹痛等症状。如果脱水较多,还应给予补液治疗。同时可服用一些抗生素。如果痢疾较轻,也可服用活菌制剂,但不可同时服用抗生素治疗。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小儿痢疾吃一些比较容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吃一些熟透的食物,不宜吃生冷及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要注意孩子腹部保暖,避免受凉,注意多喝水,体温检查。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小儿痢疾可以采用一般治疗卧床休息、消化道隔离。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对于高热、腹痛、失水者给予退热、止痉。小儿痢疾,也称细菌性痢疾,病原菌是肠杆菌科志贺菌属。以里急后重,腹泻腹痛,大便下脓血为主要临床表现。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