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最新会议 > 中国第11届健康产业高峰论坛:深度思考机制、资本与互联网

中国第11届健康产业高峰论坛:深度思考机制、资本与互联网

收藏
来源:医谷 2015-06-15 11:07

6月13日,第十一届中国健康产业高峰论坛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成功举办。论坛力邀政府高层、业界精英和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就“机制、资本与互联网:健康产业的三维思考”这一主旨展开讨论、进行经验分享。智慧的火花在这里碰撞迸发,勾勒出中国健康产业在机制、资本和互联网三个层面充分融合、锐意进取的美好蓝图。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方院长佩德罗•雷诺(Pedro Nueno)教授与礼来中国总裁贺安德 (Andrew Hodge)先生先后对现场嘉宾、听众和媒体的到来表示感谢。雷诺教授表示,医疗行业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药品、医疗器械、医院的每一个进步,最终都将使人们享受到更优良的医疗保健,寿命不断提高。雷诺教授还提到了一些医疗行业的新趋势,例如自我护理和自我保健,这些都值得中国借鉴和参考。贺安德先生指出,医疗行业发生了新变化,如何在中国建立更完善的医疗保健体系是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雷诺教授和贺安德先生相信,此次论坛将有助于中国医疗行业的改革,为中国健康产业提供更多真知灼见。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王东进先生随后发表了题为“全民医保与健康中国”的主题演讲。他指出,我国已初步建立全民医保制度,政府对医保的投入不断加大,医保基金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医保基金运行总体平稳,医疗需求呈井喷式释放,参保者的保障水平逐年提高。但是不可否认“成就当中有缺陷,辉煌背后存隐忧”,面对当前全民医保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王东进先生从制度、政策及法律层面提出十大改革措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体制改革司司长梁万年先生在其后的演讲中,针对“推进医疗服务体系改革”这一主题发表了看法。他从构建各类医疗机构协同发展的服务体系入手,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推进医改,包括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大力发展社会办医,加强监督 管理,规范医疗服务;推动建立分级诊疗体系以及巩固完善基层运行新机制。


在梁万年和王东进两位嘉宾的演讲之后,论坛设置了问答环节,蔡江南教授任主持人,王东进和梁万年为讨论嘉宾,回答了听众感兴趣的“三险合一”、医疗服务定价新机制、基层医疗困境、医保支付能否扩大至预防和保健范围等热门话题。


价格机制改革,如何深化?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朱恒鹏教授的主持下,论坛进入第一个圆桌讨论环节,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晓芳女士,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善联先生,以及礼来中国副总裁高彤女士纷纷就“价格机制改革,如何深化?”这一主题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和经验。


韩晓芳女士介绍了北京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经验,提出了“放、改、调”三字箴言,即政府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改变按照项目定价的机制,让医疗服务技术作为主要定价因素。胡善联的讲话围绕药品定价机制展开,提出了定价机制改革中的三个关键:医改不 等于药改,降低药价不等于降低药品费用,药价改革离不开政府的调控。高彤女士则介绍了医药价格改革背景之下医药企业的应变之道。


资本进入医疗,如何迎战?


针对“资本进入医疗,如何应战”这一主题,复星医药集团董事长、中欧校友陈启宇(EMBA2003级)先生,美中宜和医疗集团总裁、董事胡澜女士,弘晖资本管理及创始合伙人王晖先生和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段涛教授,这些“勇敢吃螃蟹”的人,在主持人、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中欧校友宋瑞霖 (EMBA2002级)先生的引导下,纷纷就各自投资医疗领域的经验,以及对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的看法,进行深入探讨和分享。


陈启宇先生介绍了复星医药的全球投资项目,尤其是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投入,并表示复星医药未来的发展会定位在重新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医疗机构体系。胡澜女士则讲述了 美中宜和医疗集团在十年间扩展至六家医院的过程,她说,目前许多非市场化因素给民营医疗机构带来了挑战,但她对未来充满信心,医疗行业在本质上是个慢行 业,需要很长的时间积淀才能成为优秀的医疗管理平台。


王晖先生介绍说,创办于去年年中的弘晖资本迄今为止已经投资了十几个项目,在移动医疗、器械和制药方面都有布局,将给医疗健康行业的创业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王晖表示,“支持名医创业”是他目前的一个工作重点,希望能成就一批名医。


段涛院长介绍说,未来上海社会资本投资的医院将新增20至30家,这给公立医院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公立医院需要加大改革力度,才能守住阵地。段院长还提到了医改过程中公立医院和医生的利益保障问题,希望政府在医改的时候更多考虑人性层面。“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听起来非常高大上的东西,结果落地落不了。只讲奉献不讲体面的收入,不讲医生的全面发展,改革怎么可能可持续呢?”


互联网携手医疗,如何创造?


2014是互联网联姻医疗的里程碑,行业霸主纷纷进入医疗领域,大数据助力健康产业更新迭代,本届论坛自然也将焦点汇聚到“互联网携手医疗,如何创造”这一主题 上。本节圆桌讨论在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东软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卢朝霞女士的主持下,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先生、阿里健康业务副总裁倪剑文先生、春雨移动健康CEO兼创始人张锐先生和阿斯利康中国和香港地区总裁王磊先生齐聚一堂,一同畅想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创造未来健康生活。


李天天先生表示,医疗行业存在着很多“移不动”的方面,一方面医疗的核心问题——医疗诊断“移不动”,另一方面医疗外围问题,包括医保不支持线上支付、处方药问题等也导致“移不动”。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机制,因而丁香园选择了在体制外建立优秀的医疗系统。


倪剑文先生介绍了阿里健康的医药云平台,强调了医药云平台将有助于提高病人的就医效率,提升就医体验,提高整体医疗水平,帮助提升医生的个人价值。


张锐先生的讲话主题围绕远程医疗面临的困境展开。春雨移动健康用四年建成了世界大最大的远程诊疗平台,但远程医疗还存在着风险和道德等方面的问题。春雨移动健康在加强“线下”医院的建设,以弥补单纯的远程医疗的不足。


王磊先生说,制药企业是一个传统行业,目前为止,阿里斯康的营销模式还停留在卖产品上,未来要进行业务模式的创新,做到诊疗互联网一体化,从卖产品转变为卖整体解决方案。


论坛最后,雷诺教授对本次论坛作全面概括和总结。他首先感谢了每一位参会的嘉宾和听众,并强调,医改虽难,但不应该延迟;医改过程中,医院、医生、医疗企业的利益都应该被充分考虑,这样才能使改革红利惠及更多人。

关键词: 移动医疗 大健康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