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学进展 > 中医科 > 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风湿偏方

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风湿偏方

收藏
来源:头条号 2016-07-08 11:37

类风湿性关节炎 寒症”(寒痹)和“热症”(热痹),否则治疗会适得其反。所谓“寒症”,表现为四肢关节疼痛、肢体畏寒、发凉和发冷,得温后痛减,遇寒加重,多为各种关节炎的慢性期。
“热症”,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口干、口渴、舌黄等,多为各种关节炎的急性期。因此,“寒症”者不能使用“寒性”中成药,需用“热性”药;相反,“热症”者不能用“热性”中成药,需用“寒性”中成药。

1 属于“寒性”的中成药包括:滑膜炎颗粒、白芍总苷、雷公藤制剂和清风藤制剂。其中滑膜炎颗粒的寒性作用较强,适合于关节炎急性期,而白芍总苷有养血保肝作用及弱的免疫抑制作用,适合于干燥综合症、有关节症状但难以确诊的疾病,其安全性高,适于长期用。
2 属于“热性“的药物包括尪痹冲剂、风湿液、追风透骨丸、复方玄驹胶囊、仙灵骨葆、强骨胶囊、骨疏康和草乌甲素片等。其中,仙灵骨葆的配方较好,虽然属“热性”药,但也有一些清热成分,故热性较低,适于长期用。
中医治疗1-热邪迫络【症状】肢体关节疼痛,痛处掀红灼热,肿胀疼痛剧烈,遇暖加重,得冷则舒,痛不可触,筋脉拘急,不能屈伸,日轻夜重,口渴烦闷,舌质红,苔黄燥,脉数小滑。【治法】清热通络
【方药】石膏30克,知母10克,粳米10克,炙甘草10克,桑枝30克,丹参15克,络石藤20克,忍冬藤20克,白花蛇舌草20克
2-风热湿浸【症状】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局部有灼热感,伴有发热、恶风、咽喉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治法】透表清热,化湿通络,,【方药】麻黄5克,连翘15克,赤小豆30克,防风10克,桂枝5克,赤芍10克,忍冬藤30克,生姜3克,生甘草3克,羌活15克
。3-脾肾阳虚【症状】痹证日久不愈,骨节疼痛,关节僵硬变形,冷感明显,肌肉萎缩,面色淡白无华,形寒肢冷,弯腰驼背,腰膝酸软,尿多便痛,舌淡,脉沉弱。
【方药】附子6克,公丁香4克,桂枝4克,干姜6克,生姜3片,羌活6克,独活6克,陈皮6克,苍术9克,白术9克,红枣5枚,党参9克,牛膝9克,苏叶6克,苏梗6克
1痺症 刘某,女,39岁。因周身肢体游走性疼痛,于1994年2月26日初诊。自述3个月前因感冒发烧后,遂致全身肌肉、关节游走性疼痛,以肩胛背部为甚。并伴全身酸重乏力、畏风、纳呆,咽喉干痛,烦躁难眠。化验结果:抗“O”>500u,类风湿因子(-),血沉35mm/h
以疏风清热、解毒除湿之法。处方:银花12g,连翘15g,射干10g,牛蒡子10g,马勃10g, 威灵仙10g,防风10g,姜黄10g。连服5剂,症减大半。原方加海桐皮15g,5剂后症状基本消除。后以此方马勃减至6g,复加黄芪10g,白术7g调治月余,身痛未见发作。
2水症22岁女;面浮肢肿,以下肢肿甚,按之凹陷。伴畏风稍咳,腰酸膝软,乏力纳差,小便不利。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寸脉浮。尿检:蛋白(+++),颗粒管型(2~3)、红细胞(6~8),白细胞(2~3)。血检:血红蛋白100g/L,血沉35mm/h,血尿素氮8.2 mmol/L,肌酐176 μmol/L。为脾肾两虚为本,风邪上犯为标。先治以疏风散邪,健脾益气。
处方:麻黄5g,甘草6g,杏仁10g,党参15g,白芍10g,防风10g,防己15g,黄芩10g,黄连15g,红枣5枚,生姜3片。服药7剂,面浮基本消除,余症同前。舌质淡,脉沉细,复查尿蛋白(++),治以温阳利水,仿真武汤意。处方:制附子10g,茯苓15g,白术10g,白芍10g,生姜3片,大腹皮15g,车前草10g。7剂。7d后复诊。自述诸症无明显变化。仍肢肿,小便少,伴畏风肢凉,舌脉同前。老师析其为阳虚阴凝,水饮不消,积留于肢体所致。乃处以《金匮要略》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原方:桂枝10g,麻黄5g,甘草5g,细辛3g,制附子10g,生姜3片,红枣5枚。连服2剂。复诊:四肢转温,畏风亦减,浮肿消退。
3郁症男。现口干但不欲饮、晨起口苦,饮食一般,小便偏短而色清,大便平。舌质红、苔淡黄,舌体两边散在溃疡点,脉弦细。B超:肝、胆、脾未见明显异常。为肝阴亏虚,兼夹湿热。治以滋阴清热为主,行气利湿为辅。拟《局方》甘露饮:生地15g,熟地15g,麦冬10g,天冬10g,石斛10g,黄芩10g,枳壳10g,枇杷叶10g,茵陈10g,生甘草6g。7剂。7天后复诊,心胸畅然,舌边溃疡好转大半。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偏方?针对这个问题,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现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偏方都知道有哪些了吧。我们建议患者使用偏方要谨慎。
风湿偏方:
1、取川椒、桂枝、生川乌、摇边竹、鸟不落、防己、羌活、石菖蒲、当归尾各90g,红花、三七、乳香、没药各45g,苏木、鸡血藤各18g,将以上药物于50%酒精20kg中浸泡10~14天后,去滓备用。将浸泡好的药液浸湿多层纱布,放于患处,再用电吹风加热,旋转移动,使热度均匀,防止烫伤,每次15~20分钟,10次为一疗程。
2、坎离砂热熨:取麻黄、归尾、附子、透骨草、红花、干姜、桂枝、牛膝、白芷、荆芥、防风、木瓜、生艾绒、羌活、独活各等份,醋足量,用醋水各半,将药煎成浓汁,再将铁砂加热后搅拌而成,使用时加醋少许拌匀,置布袋中数分钟,自然发热,热熨颈部。每日1~2次,连续应用至病愈为止。
1.薏苡仁24g、忍冬藤、当归、海桐皮各15g、羌活、防风、甘草、白术、附子、连翘、防风各12g、半夏9g,日服一剂,对类风湿关节炎有帮助。
2.雷公藤25g、青风藤15g、黄芪8g、川乌(先煎60分)、桂枝、牛膝、海风藤、秦艽各6g、当归、防已、红花、甘草各10g,日2剂,有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3.制川乌、制草乌、薏苡仁各100g、生地200g、制乳香、制没药各100g、制马前子50g、共为未每次3克日服3一4次,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4.生石膏、生地茯苓各30g、白术、桑枝、秦艽、威灵仙、防已、伸筋草各15g、玄参、麻黄、独活、甘草各10g,日服一剂,治关节炎。
5.上肢、防风、羌活、姜黄各9g、下肢、薏苡仁20g、木瓜、独活、牛膝各9g、马前子1g、全蝎3g、蜈蚣3条、丹参10g,治关节炎。
1.将“金边兰”叶片去皮,用叶肉擦患处,受湿的皮肤即出现小颗粒,发痒,多次擦拭,小颗粒可消失,风湿性关节炎可以除去。
2.母乌鸡一只,麻黄、牛蒡子各12克。先将乌鸡捏死或吊死(勿见铁器),去毛及内脏,洗净,置砂锅内加水淹住鸡为度,然后将麻黄、牛蒡子包裹,同入锅内炖煮,可用少量食盐,勿加其它调味品,以肉烂为宜,取出麻黄、牛蒡子,吃肉喝汤,早、晚各1次。
3.鲜芋头1份,去皮捣成糊状,生姜汁1/3份,面粉1份,蜂蜜少许。混合均匀后摊于塑料布上,厚约2毫米,外敷于关节周围,用绷带包扎固定,上下端要扎紧,以防药物外溢。冬季每3天换药1次,夏季1-2天换药1次,以保持湿润。
4.棉花根(干品)适量,点燃后放入瓷盆中,燃至一半时,将明火扑灭,用烟熏烤患处,使患处出微汗为止。一般1-2次可愈。 5.瘦牛肉150克,鲜松针150克,干松针75克,加烧酒600毫升。文火煎至肉熟,分为4份,口服3份,1份涂患处。长期服用,疗效甚佳。
6.茜草、蜂蜜各适量。将茜草洗净捣烂,凋入蜂蜜,敷最痛处。主治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7.牛蒡子、麻黄草各9克,小公鸡(未小鸣的)一只,去毛,洗净肠中鸡屎,保留内脏。将前2味药用纱布包好放入鸡腹中,用锅将鸡煮至烂熟。第一次食肉喝汤后,盖被子出透汗。第二次将鸡骨头焙黄研成粉,用黄酒加热冲服,再盖被子出透汗。轻者1次即好,重者不超过3次。
8.制川乌、制草乌、乌梅、紫草、牛膝各9克,冰糖120克,白酒500毫升。上药共切成碎块,与酒共入容器内密封,2天晃动1次,泡7天后滤渣取酒,每晚睡前服10毫升。忌寒凉、房事。
9.马前子60克,老鹳草、透骨草、山甲珠、毛姜各30克。将马前子加温水泡至皮软,剥去皮,破为两半,晾干后放香油内炸,至酥焦为度,与其余几味共碾细面,每晚服0.3克-0.4克,黄酒或白开水冲服。
10.玉竹、桑寄生各30克,鹿衔草、白术、茯苓、淮牛膝、白芍各15克,炙甘草9克。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若能再用玉竹30克爆兔肉或老母鸡,疗效尤为巩固。
11.杜仲、麻黄、牛膝各15克,老母鸡1只。将药用纱布包好,置于母鸡腹腔中,不加佐料,清水煮熟,先空腹吃鸡肉,再饮汤。然后盖被子发汗,待汗出透之后(大约60分钟),可更换衬衣,以防着凉。一般食2-3只鸡即可痊愈。

12.鲜三白草1000克,鲜皂角棘250克。同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煮沸后直接熏局部,或用多层纱布覆盖以助熏蒸。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13.麻黄60克,猪蹄1副。加水同煎,猪蹄烂后,去渣,先喝汤后吃蹄。主治风湿性手臂痛。 14.煅白矾末一匙,溶入一杯开水中,趁热洗患处。对膝盖以下神经痛也有疗效。
13.海风藤、宽筋藤、黑蚂蚁、丁公藤、石楠藤、鸡血藤、三七、蜈蚣、蝎子、蚂蟥等十几种名贵药材研制而成的“苗蛊风湿丸”。主治类风湿、风湿、骨质增生。早晚餐后服用一小包,每天两小包。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寻医问药网-医脉”,版权均归寻医问药网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关键词: 类风湿 关节炎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