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生故事 > 医生到底有多难?读完这篇文章你就全懂了

医生到底有多难?读完这篇文章你就全懂了

收藏
作者:医昭 来源:天涯 2016-08-08 14:30


三十年前,社会敬重医生,人们争相报考医学院,如今,多数医务人员表示不希望子女从医,我国医生群体已面临重重困境。

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高中毕业时,班里近50人考上大学,就有10个同学报考医学院校,这可能与当时人们对医生职业比较敬重的缘故吧!但经过了二十多年的今天,我却经常听到相反的声音,大多数的医务人员表示不会让其子女报考医学院校。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这么大的差别呢?原来,我国医生已经面临重重的困境。

困境一  医生的形象在媒体的戏耍下疲惫不堪

当前社会上弥漫着一种对医疗界强烈的不信任、敌视的情绪,尤其是媒体煽风点火,大肆妖魔化医疗界。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2003年的“非典”时期,非典的惊人传染力使国人谈之色变,只有医务人员冒着生死冲锋陷阵,有的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最后终于战胜了顽固的非典,使之在第二年不再抬头。这时候,媒体以普天盖地的报道把医务人员形容为英雄式的白衣天使,钟南山院士也因在非典中的卓越贡献而得到了崇高的荣誉。



抗击SARS,中国医护人员受到了全社会的赞扬。图片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但不过几年,由于我国的特殊情况,医疗费用与国民收入不相平衡,看病贵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他们把一肚子气撒在接触病人最多的临床第一线医务人员身上,在医院不断挑起医疗纠纷,最后演变成愈演愈烈的医闹事件。

而在这中间,媒体往往不负责任地把患病者看成弱势群体予以宣传,使医务人员的形象妖魔化。医务人员在承受着艰苦的医疗救治的同时,还必须时时承受着医疗纠纷的阴影。使医生的职业失去了安全感、成就感,这怎么能鼓励人们报考医学专业呢?

困境二  工作压力大

在欧美国家,医生每天为病人看病的时间是有规定的,因为医生面对的是病人,如果长时间为病人看病,质量肯定会下降,故医生不能超时间为病人看病,这样既能使病人得到最好的医疗质量,也能使医生不会过度消耗。



国内三级以上医院常见的一幕,患者拥挤  图片来源:中国山东网

但在我国的医院,医生看病或者手术时间越长,越被视为越有能力的人。故医生为了荣誉,不得不拼命工作。报纸杂志也曾报道了医院医生一天连续手术,最后医生自己猝死的事例,但这些情况并没有引起医院的注意。

相反,由于现在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很多医院的医生人力明显不足,导致了医生工作时间延长,压力大。一些县级或市级医院医生经常每隔一二天就要值夜班。医生由于疲于奔命值班,根本就没有空闲时间看书、查资料,或学习一些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医生只是成为能值班的机械人。

困境三  医生待遇差

有一位同学就职于机场,听说机场飞机调度的人应头脑清醒、判断能力强,故如果调度员有身体或心理因素不适时,就要休息一段时间。同样,医务人员的天职是救死扶伤,面对的是病人,不容有一点差错,应该专心致志,心无杂念。



对于大城市医生来说,工资待遇可能还处于中等水平,但在一些乡镇卫生院或小医院,医生的工资待遇就很差。我在广州市进修时,经常碰到一些外省医生来广州进修,但不久就发现他们经常到其他医院联系,后来才知道他们是在广州或珠江三角洲找工作。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在当地的工资待遇真是不能想象,怪不得他们只好拼命来广州进修并找工作。

我大学的一个同学也从家乡到东莞的一个镇级医院就职,也是因为这里的工资比他们那里明显高的缘故。比起其他工作轻松的行业,医生的工资待遇明显偏低,医生还必须面对晋升职称、经济、住房及赡养等周围压力,使之不能安心于医疗工作。

困境四  话语权薄弱

医生在工作之前都是在大学读书,不懂得社会复杂情况,自以为在卫生部门的领导下干的是无争议的技术工作,以为有什么事,卫生也会出来保护它,故他们几乎全无法律意识、没有公关意识,对社会的敌对心理毫无精神谁备,在众口一词的讨伐中一点发不出自已的声音,在医疗纠纷案中节节败退。



医闹严重影响就医秩序  图片来源:新浪网

从深层次上看,当前社会变动较大,各方面的改革对人们的利益触动很大,社会人群普遍产生不安、不满的情绪,这种情绪需要一个宣泄口,而医疗正好做了大众的出气筒。因为医疗界在社会变动中地位比较稳固,这就成为大众不满、怨恨的对像之一。同时医疗界又不像国家权力机关那样有势力,大众可以毫无顾忌地对它进行攻击。

相比之下,工商税收及公检法掌握国家公权力,并且在使用权力方面有极大的自由度,人们不会对它随意发泄情绪,医疗界这个有地位没权力的群体就成为大众发泄怨气的替罪羊。医生教授在医院被殴打或刺杀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深圳市出现的医务人员上班戴头盔的也说明了医生面临的危机。

呜呼!诸如以上医生面临种种困境,并没有引起人们注意,但如果长久下去,报考医学院校的学生越来越少,社会医生将会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对社会肯定是不利的。故在此呼吁民众对于医生的职业应多理解,救救医生这个职业,将是造福后代的善举!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寻医问药网-医脉,版权均归寻医问药网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关键词: 医生 医疗纠纷 医务人员 困境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