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学进展 > 婴幼儿护理 > 祖父母带大的孩子更易发胖

祖父母带大的孩子更易发胖

收藏
来源:果壳网 2016-08-12 17:13

跨代家庭(cross-generation households),即我们说的“三代同堂”在我们周围已经很常见,而由祖父母代为照顾孙子孙女的现象在中国也很常见。一项针对中国本土的最新研究指 出,祖父母带孩子更容易导致儿童肥胖:在被调查的500个孩子中,将近一半(45.9%)由祖父祖母照顾生活起居,而这些孩子肥胖的风险是仅由父母照顾的 孩子的2倍,且这些被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照顾的儿童,相比于跟着爸爸妈妈的儿童,更少做家务,也会进食更多不健康食品。


有一种饿叫你奶奶觉得你饿

这项研究采访了很多儿童的父母,他们发现,其实父母通常在孩子教育和健康方面都有充分的准备,具备较为全面的儿童营养及教育知识。然而即使如此,孩子的健康教育工作仍然很难进行。这也是三代同堂的情况下,很多家庭矛盾的来源之一:祖父母的教育方式与父母的教育方式不统一。

一位妈妈说:“我让儿子注意饮食,可他说‘姥姥说我这是壮!就你不让我吃’。”

特别是只有周末拜访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时,就更会被要求“多吃点”了。图片来源:funnyjunk.com

访谈记录显示,祖父母在观念上一些认知错误让他们更加偏爱胖孩子,或者倾向把自家孩子喂得更 “壮”,觉得“所有吃下去的都用来长身体了”。对于祖父母辈经历过饥荒、低体重、营养不良以及食物和资源短缺的家庭来说,这种现象就更明显了。如果祖父母 辈是孩子的主要照顾人和直接教育者,那他们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所以,在将孩子托付给祖父母之前,请先引导和纠正他们一些可能出现的想法:

吃得又多又香又快的孩子更健康;

肥胖意味着富裕、有钱;

圆圆的脸蛋、胖嘟嘟的孩子意味着身体更健康、得到了更好的照顾;

肥胖只会发生在成年人身上;

能量越高的食物越有营养;

孩子小手太嫩,不该做家务;

宁愿吃撑也不能浪费;

有待优化的奖励制度

一位老师说:“我们教育孩子少吃零食,可爷爷奶奶们总是用零食作为奖励。”

很多家长用“不健康的零食”如巧克力、蛋糕、雪糕、糖果等作为给孩子的奖励,加强了孩子对不健 康零食的积极反射。久而久之,孩子会认为“表现好就能吃糖”。这种反射的加强会影响孩子对健康食物的选择:如果他们面前有一份胡萝卜,一份蛋糕,即使爱吃 胡萝卜的小朋友也有可能会选择蛋糕,因为那代表一种积极的“奖励”。

“金疙瘩”也要做家务

对于中国来说,自1979年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也是导致儿童肥胖的间接原因之一。祖父母一辈往往经历过众多兄弟姐妹,或者本身生育过不止一个子女。曾经非常热闹的大家庭如今家里只有一个孙子或孙女,这种家庭人口数量的缩减也会导致他们对孙辈过分重视。

一位爸爸说:“我小时候,兄弟姐妹抢着吃饭,因为人多饭不够;但现在是4-6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

祖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往往表现为不让孩子参与家务。访谈中有父母表示,有些孩子连叠被子 都不会做。即使会做,爷爷奶奶也会认为“我家孙儿的小手那么嫩,怎么能让他们做家务呢”,然后抢在孩子之前帮他们完成。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参与家 务的积极性,也让他们逐渐认为,做家务应该是长辈和父母的任务,或者是应该被奖励的。在这种影响下,如果孩子做了家务而没有奖励,他们又会觉得失望,而对 家务产生抵触。

这也为他们将来的生活买下了炸弹。有研究显示,从小做家务的孩子更有家庭责任感,遇到困难不易 慌张而去想办法解决。在他们长大之后,也能更好地维持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在我们的上一代家庭里,兄弟姐妹往往在很小的年纪就承担起一部分家务,如扫地、擦 桌子、摆餐具,甚至是买菜做饭、修理物品等。而且他们即使做了家务,也会认为这是自己应该承担的家庭责任,不会寻求额外的物质奖励。

总的来说,在子女教育上,祖父母和父母辈之间或许会存在一些矛盾。与其遇到问题会选择互相责 怪,不如让同样爱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及时了解孩子的健康现况以及正确、科学的育儿方法,告诉老人家肥胖不但会影响孩子童年时期的正常身心发育,还 可能会给他们成年后的健康埋下了“地雷”,比如提高心血管疾病风险、糖尿病风险以及某些癌症的风险。只有家人之间做到及时沟通,目的统一,才能让儿童教育 业事半功倍。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寻医问药网-医脉”,版权均归寻医问药网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关键词: 肥胖 儿童营养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