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不大。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对此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部分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
取穴:曲池、肝俞、大椎、阿是穴。发疹时患处皮肤见紫红色丘疹,粟米至绿豆大小之成簇水疱,排列成带状。皮疹分布于身体一侧,沿某一周围神经区排列,不超过正中线,常侵犯肋间神经及三叉神经区,发于额部常引起三叉神经上支剧烈疼痛,肝火胜者伴皮疹灼热钦红、疼痛剧烈,口苦,烦躁易怒。脾经湿热者伴食欲缺乏,口黏腻。气滞血瘀多为后遗神经痛,多见于老年人,其皮疹消退后,仍见剧痛不止。
可以采用中医中药进行治疗,中医中药对带状疱疹采用局部和全身治疗有很好的作用。另外在此期间应该适当的多饮水,多摄入新鲜的蔬菜及瓜果,避免辛辣鱼腥等刺激性的食物,这样有利于病情康复。
带状疱疹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因是病毒感染,主要是对症处理以及抗病毒治疗;必要时需要完善肝功能,心肌酶谱等相关检查,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别吃油腻、油炸食物。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食多餐,不能暴饮暴食,不能过饥过饱,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带状疱疹在中医上称为蛇串疮,具体如下:
1.肝胆湿热证:可选择以龙胆、栀子、黄芩、泽泻、车前子、柴胡、当归、生地、板蓝根、茵陈、甘草等;
2.脾虚湿蕴证:可选择除湿胃苓汤,配以苍术、厚朴、陈皮、猪苓、泽泻、茯苓、白术、滑石、防风、栀子、灯心草、白花蛇舌草、甘草等;
3.气滞血瘀证:可选择桃红四物汤,配以桃仁、红花、熟地、当归、川芎、地龙、延胡索等为主要治疗方剂。
一般来讲,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有很多种。如果是早期的带状疱疹,有肝胆湿热证的症状,可以服用龙胆泻肝丸进行治疗。对于脾虚湿热的病人,可以选择参中丸合二陈丸、人参白术丸等。带状疱疹晚期皮疹消退,出现神经痛症状时,可以服用血府逐瘀胶囊。在服用中药的时候要避免吃辛辣、油腻、生冷、油腻等食物,否则会影响到中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