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身不遂,是否能好,主要取决于病变的严重程度,对于轻微的血栓,经过治疗以后,功能会逐渐的恢复,有可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少部分病人,有可能遗留有相关的后遗症,最后很难治愈。很多人都知道,半身不遂常常是由于脑血管病所引发的,可以表现为肢体偏身功能障碍,麻木无力,行走困难等症状。由于脑组织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常常是不可逆性的,因此对于损伤的脑组织而言,常常不能恢复至正常状态,可以通过康复锻炼,针灸、按摩等物理疗法,神经系统的功能症状可以逐渐恢复。不过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病人,即使通过积极的康复运动治疗,仍然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偏瘫一般是由脑血管病引起的,比如脑出血、脑梗塞、脑血栓形成、脑外伤、脑血管痉挛后遗症。针灸治疗偏瘫效果理想,而且副作用小,辩证方面,一般初期多实少虚,后期多虚少实,故治疗宜通补兼施,扶正祛邪。早期以针刺为主,主穴选取曲池、合谷、内关、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等,上肢不利加肩髃、肩井、中渚,下肢不利加环跳、悬钟、解溪。舌强语蹇加廉泉、金津、玉液等。后期可配合艾灸疗法,以温通气血经络。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打针打到坐骨神经上以后会引起坐骨神经的损伤,引起坐骨神经麻痹,在早期病人会出现坐骨神经痛。如果损伤的比较严重,可以引起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皮肤感觉减退。比如在小腿的前外侧、小腿肚或者足背、足底出现皮肤麻木、感觉丧失。如果伤及到运动神经也会引起失神经性肌肉萎缩,表现为臀大肌、臀中肌部位肌肉萎缩,臀部塌陷扁平,严重的也可以引起股四头肌,或者小腿三头肌等部位肌肉的萎缩,下肢出现肌力下降,走路跛行。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偏瘫的治疗是神经科和康复科的综合性治疗,并不是单纯吃药能够完善解决的。脑血管病患者,在急性期需要进行神经科的系统治疗,待患者症状缓解,病情平稳之后转入康复科,进行综合康复训练,以帮助患者恢复神经损伤引起的各种功能障碍。至于何种药物可以治疗偏瘫,需要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体,都会存在个体性差异,而且偏瘫后遗症的治疗,也因为脑血管病的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偏瘫患者首先应当需要前往医院进行病情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针对性治疗。不建议患者盲目选用活血化淤类中成药进行治疗。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偏瘫患者首先应当区分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如果是脑梗死患者,病情较轻,可以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进行治疗。病情较重者可以在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之上,增加部分行气活血化瘀的药物进行治疗。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不建议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但是在患者后遗症期,可以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如果患者存在言语不利等失语症的表现,可以给予地黄饮子加减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存在虚弱表现,可以给予六味地黄汤加减进行治疗。但是无论何种中药,均需要立足于辨证论治的基础之上。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半身偏瘫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的后遗症,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肢体活动不利,部分患者会伴有认知障碍等。脑血管病后遗症的患者并不会因为偏瘫卧床而致命的,主要致命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脑血管疾病复发,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带来的并发症或者是因为其他急危重症引起的。因此,良好的护理措施,预防脑血管疾病复发对延长偏瘫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偏瘫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肌张力高的现象。如何使肌张力恢复到正常模式,一是需要正确使用肌肉,让肢体活动尽量保证健康的姿势。其次,振动放松缓解肌肉紧张程度,医院中常见的利用频率不同的脉冲治疗仪来治疗肌张力高。另外可以通过药物辅助降低肌张力,比如注射肉毒素,但要注意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能力不同,效果差别也很大。第四,可以通过专业康复师的手法训练,降低肌张力,同时也可以获得科学的指导,系统的康复。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偏瘫一般是由中风,也就是西医所称脑出血,脑梗塞等引起的后遗症。一般病程较长,针灸治疗要根据辩证结果,通补兼施。常用治疗偏瘫的穴位有曲池、外关、合谷、肩髃、中渚、环跳、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太溪、解溪等。在主穴的基础上,根据病情加减,例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者加地仓、颊车、人中、廉泉;风痰阻络加丰隆、脾俞;气虚血淤加气海、血海、脾俞;肝肾阴虚加复溜、肾俞、肝俞;肝阳暴亢加行间、肝俞等等。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偏瘫部位疼痛可以通过口服部分止痛药物来缓解,常见的止痛药有去痛片、保泰松、扑热息痛等。还可以通过规律的康复训练来缓解,主要通过在患者耐受情况下,最大范围的进行关节活动,保证患者肌肉被动牵拉状态,通过反复的锻炼,可以有效缓解偏瘫部位疼痛。另外,还可以通过采用康复仪器来缓解疼痛,例如可以选择中频药物渗透治疗仪、微波治疗仪、中频电治疗仪等,均能有效缓解偏瘫部位疼痛。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偏瘫患者出现后遗肢体疼痛的缓解措施有以下几点:第一,主要可以采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可以选择的药物主要有甲钴胺胶囊,维生素B等营养神经的药物。第二,因肌张力高导致的肌肉疼痛,可以通过进行关节活动让肌肉保持牵拉状态,使肌肉松弛以缓解疼痛。当患者疼痛不能缓解,可以应用部分肌肉松弛药物,例如巴氯芬和氯唑沙宗片、盐酸乙哌立松片等。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偏瘫患者肢体疼痛,可以通过物理治疗进行消炎镇痛,方法有:第一、针对患者具体症状可以选择关节活动技术、关节松动技术、肌肉牵引技术等方式以减轻肢体疼痛。第二、可以通过物理因子治疗,以达到预防和缓解肌肉疼痛的目的,常用的方法包括微波治疗、红外线光疗、中频电脑透热疗法、冰敷、蜡疗、压力疗法等。第三、可以选择手传统医学推拿按摩手法治疗。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颈椎突出应理解为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间盘突出可以引起瘫痪。颈椎由七块颈脊椎骨组成,脊椎骨之间通过椎间盘与韧带、椎间关节等连接装置连接。所有颈脊椎骨椎孔连接成颈椎管,颈椎管内有脊髓、神经根等组织,脊髓具有重要的神经传导系统。颈椎前方是椎体、颈椎椎间盘及后纵韧带。颈椎间盘突出向颈椎管移位,可能压迫颈脊髓,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造成患者瘫痪。如果压迫持续,可造成脊髓缺血、缺氧而坏死,造成永久性瘫痪。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高位截瘫中一些脊髓横断面位置较低的损伤手能动,支配手部运动的神经主要是臂丛神经,而臂丛神经源于第5一第8节段颈髓神经和胸1神经组成。所以如果损伤的脊髓横断面,没有完全包括臂丛神经,那么手还是可以动,但是手的功能和活动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不能像正常人一样,作出灵活抓取和放开等动作。在我国高位截瘫,主要是指胸髓第2节段以上的损伤引起的神经支配功能障碍。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颈椎断了压迫神经非常有可能出现瘫痪。颈椎骨折后,由于颈部不稳定,骨折端的压迫刺激或外力损伤会压迫颈部脊髓、神经,根据脊髓损伤程度,患者会出现相应的四肢截瘫症状,可以出现不全瘫或全瘫。如果颈椎骨折位置较高,患者有可能会出现体温调节功能、呼吸功能的抑制,有生命危险。同时根据压迫部位、压迫程度,患者会有相应肢体的感觉障碍及运动功的丢失。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偏瘫是一种躯体运动功能障碍,可能是遗传性的疾病引起,也可能是由于非遗传性疾病引起。遗传性疾病引起的,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包括肌营养不良症。但是临床上大多数患者出现偏瘫是由非遗传性疾病而导致,比如常见的为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梗塞不具有遗传性,主要的病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房颤动、严重低血压和低血容量等等。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偏瘫患者脚肿可以通过物理疗法进行治疗。首先可以通过关节松动术、关节活动术等方法使关节保证伸张状态,被动牵拉局部肌肉,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脚部肿胀。还可以通过现代医学康复训练的方法和传统医学针灸推拿的办法进行局部治疗,以缓解脚部肿胀。也可以进行辅助治疗,例如使用冰敷,蜡疗,压力疗法,微波治疗等现代医疗器械治疗。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偏瘫侧肢体尽量不要输液,由于两方面原因:一、由于输液可能容易导致深静脉血栓,静脉输液损伤静脉壁,容易诱发血栓形成,而且输液过程肢体保持静止状态,活动减少,血液回流不畅,也容易导致血栓形成。二、偏瘫侧肢体静脉输液,容易导致肢体肿胀,输液时肢体制动,活动减少,血液淤滞导致肿胀,还有就是部分静脉输液药物,可能会发生渗漏,流到血管外间隙中,导致肢体肿胀。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出现一侧偏瘫的患者,当肌力小于3级时可以选择卧床进行分离运动,首先患者可以进行分腿-并腿训练,以增加髋关节的活动度和股四头肌的肌肉力量。也可以进行踝泵运动,以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脚踝,交替进行,每次10分钟,然后进行足踝背伸,保持2-3分钟,以锻炼足踝部的精细动作,避免出现足内翻,也有助于改善腿部循环。当肌力大于3级时,应当进行坐起训练和立位平衡训练,当患者能够平稳站立后可进行行走训练。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瘫痪卧床是严重临床表现,能否会好转与患者疾病密切相关。如果是因为脑出血或脑血液栓等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偏瘫卧床,经过正规的康复训练后,患者还会有重新站立的可能。如果是因为痴呆或者是重症肌无力导致的偏瘫卧床,这类患者就不太容易重新站立。一般情况下,如果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即使偏瘫卧床不敢转,也会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是如果患者出现认知障碍,意识障碍,精神症状等,不能很好的配合康复训练,患者预后一般不会很好。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同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中医称为边枯。如果是语言障碍,可以针灸廉泉穴,扶突穴,人中穴,哑门穴,通里穴。上肢偏瘫可以针灸肩腧穴,曲池穴,手三里,外关,合谷穴,后溪穴。下肢偏瘫可以针灸环跳穴,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穴。如果是口角喎斜可以针刺地仓,颊车,合谷,内庭,太冲穴。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