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知识手册

胡黄连

核准日期:2006年10月04日

收藏

药品名称:

胡黄连 药典

RHIZOMA PICRORHIZAE 药典

Hu Huang Lian

所属类别:

中药 >> 中药饮片 >> 清热药 >> 清虚热药

古籍出处:

《新修本草》

基原:

为玄参科植物胡黄连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的干燥根茎。主产云南、西藏。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切薄片或用时捣碎。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或用时捣碎。
本品为不规则的圆形薄片,切面灰黑色或棕黑色,有白色点状维管束,周边深棕褐色。质脆。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略弯曲,偶有分枝,长3~12cm,直径0.3~1cm。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粗糙,有较密的环状节,具稍隆起的芽痕或根痕,上端密被暗棕色鳞片状的叶柄残基。体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棕色至暗棕色,木部有4~10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气微,味极苦。

贮藏:

置干燥处。

药性:

苦,寒。归肝、胃、大肠经。

应用:

1.骨蒸潮热
本品性寒,入心肝二经血分,有退虚热,除骨蒸,凉血清热之功。治阴虚劳热骨蒸,常与银柴胡、地骨皮等同用,如清骨散(《证治准绳》)。
2.小儿疳热
本品既能除小儿疳热,又能清退虚热,故可用于小儿疳积发热,消化不良,腹胀体瘦,低热不退等症,常与党参、白术、山楂等同用,如肥儿丸(《万病回春》)。
3.湿热泻痢
本品苦寒沉降,能清热燥湿,尤善除胃肠湿热,为治湿热泻痢之良药,常与黄芩、黄柏、白头翁等同用。
此外,本品能清大肠湿火蕴结,还可用治痔疮肿痛、痔漏成管,常配刺猬皮、麝香为丸,如胡连追毒丸(《外科正宗》)。

功效:

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用法用量:

煎服,1.5~9g。

鉴别用药:

胡黄连与黄连,名称相似且均为苦寒清热燥湿之品,善除胃肠湿热,同为治湿热泻痢之良药。然胡黄连善退虚热、除疳热;而黄连则善清心火、泻胃火,为解毒要药。

古籍摘要:

1.《本草正义》:“凡热痢脱肛,痔漏疮疡,血痢血淋,溲血泻血及梅毒疳疮等证,湿火结聚,非此不能直达病所,而小儿疳积腹膨之实证,亦可用之。”
2.《本经逢原》:“胡黄连,苦寒而降,大伐脏腑骨髓邪热,除妇人胎蒸、小儿疳热积气之峻药。”

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含有环烯醚萜苷及少量生物碱,酚酸及其糖苷,少量甾醇等。

药理作用:

本品的根提取物有明显的利胆作用,能明显增加胆汁盐、胆酸和脱氧胆酸的排泌,具有抗肝损伤的作用。胡黄连中所含有的香荚兰乙酮对平滑肌有收缩作用,对各种痉挛剂引起的平滑肌痉挛又具有拮抗作用。胡黄连水浸剂在试管内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此外,胡黄连苷Ⅰ、Ⅱ,香草酸,香荚兰乙酮对酵母多糖引起的PMN白细胞的化学反应发生和自由基的产生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