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年原安装单腔(VVI),已经过保期了,目前起搏器回访仍....

会员14531117 72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04年原安装单腔(VVI),已经过保期了,目前起搏器回访仍数据正常,自我感觉正常。该换了,何时换为好?再换单腔还是换双腔呢?请专家施教,衷心感谢。宋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孙旭杜 医师 云大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心血管、消化等内科疾病
已帮助用户: 649
问题分析: 你好,如果平时不依赖起搏器的话,会比较省电,延长起搏器的使用寿命。随访时可以监测起搏阈值和起搏器的电量。04年至今8年多了,现在要密切随访。根据电池电量及时更换起搏器。
意见建议:建议密切随访半月至一月随访一次。双腔起搏器更接近生理性起搏,可以改善患者预后。若患者不是永久性房颤患者建议患者双腔。
有用0
武皓 山东齐鲁医院皮肤科 三级甲等
擅长:疤痕,痤疮,湿疹
已帮助用户: 72709
问题分析: 单腔起搏器: 常见的有VVI 起搏器(电极导钱放置在右室心尖部〉和AAI 起搏器(电极导线放置在右心耳)。根据室率或房率的需要进行心室或心房适时的起搏;
VVI 方式
较常用。是最基本的心脏起搏方式,优点是简单、方便、经济、可靠。适用于:①一般性的心室率缓慢,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良好者:②间歇性发生的心室率缓慢及长R-R间隔。
但有下列情况者不适宜应用: ①VVI 起搏时血压下降20mmHg 以上, ②心功能代偿不良,③已知有起搏器综合征,因VVI 起搏干扰了房室顺序收缩及室房逆传导致心排血量下降等出现的相关症状群。
AAI 方式
简单、方便、经济、可靠等优点可与VVI 方式比拟,且能保持房室顺序收缩,属生理性起搏,适合我国国情,适用于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病窦综合征。
不适宜应用者: ①有房室传导障碍,包括有潜在发生可能者(用心房调搏检验) ②慢性房颤。
有用0
相关问答

做脑起搏器的手术至少要住院两个星期左右。
做脑起搏器的手术前要进行血、生化、胸片等常规检查,以进行术中的定位,术后7天左右可以开始恢复。手术后要进行CT扫描,结合术前CT确定靶点的位置。如果靶点的位置正常,术后3-4天就会启动,术后的恢复不是七天就能完全恢复的,只是一个初步的启动,患者大概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才能进行参数调整,所以一般住院的时间一般在两个星期左右。

张捷主任医师外科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已帮助用户:5
擅长:采用立体定向手术及脑深部电刺激等方法治疗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痉挛性斜颈、舞蹈症、脑性瘫痪、抽动秽语综合征等运动异常性疾病;采用定向手术和吗啡泵等治疗顽固性疼痛、癌性疼痛;采用微血管减压术及射频毁损术等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采用定向手术进行大脑深部病变的活检及治疗等。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可以在以下情况下安装心脏起搏器: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动过缓,出现头晕、黑蒙、晕厥等症状时,要及时安装心脏起搏器改善症状。
2、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时,要及时安装心脏起搏器进行治疗。
3、其他: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心室颤动等情况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安装心脏起搏器来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安装起搏器手术比较安全,主要可能穿刺不顺利,穿到锁骨下动脉,需及时调整即可,可出现血肿、气胸、血胸,或电极的刺激、导管的刺激引起心律失常,极少部分病例会引起穿孔。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安装起搏器治疗房颤是不合适的,起搏器是心脏病的常用治疗装置,可用以调节心脏节律,适当时候进行除颤,房颤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心房无法正常收缩,心跳较快且跳动节律不规则。房颤的发生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也可能与紧张、喝咖啡、水电解质紊乱等生理性因素有关。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起搏器对心房颤动的治疗没有影响。当然,起搏器在房颤中的应用可以追溯到10年前,当时房颤的导管消融术在临床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如今随着技术的发展,常规安装起搏器治疗房颤是不合适的。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心脏起搏器的安装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的,选择锁骨下静脉为穿刺点,建立静脉通路,将起搏器的导线置入心腔内。双腔起搏器,则一根电极置入右心耳,另一根电极置入右心室,从X线下判断电极的植入位置。然后将起搏器的电极与起搏器相连接,最后在胸部切开皮肤,制作囊袋,将起搏器埋入其中后将皮肤缝合。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