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戒掉蹭阴部的习惯

会员112824985 10岁 已回复
一直喜欢用桌角或手去蹭阴部,想停也停不下来。我想问一下会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陆大春 副主任医师 宜都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一级甲等
擅长:妇产科、
已帮助用户: 6261
指导意见:您好,这是一种生理现象,如果您不是太频繁,应该是没有么影响的。您不必过于担心。感谢您的信任!
有用0
关注
扈文龙 医师 利集县明集中心卫生院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冠心病
已帮助用户: 35242
指导意见:你好,就你的描述,你的年龄很小,刚刚处于青春期。要戒掉你的不良习惯,避免感染。可以多参加活动,培养自己的爱好,避免不良刺激。
有用0
魏威胜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东莞市石排医院皮肤科 二级
擅长:皮肤病:扁平疣,寻常疣,丝状疣,血管瘤,老年斑,痣...
已帮助用户: 85562
你这个情况,和心理因素有关,建议咨询心理科的大夫.
有用0
关注
单硕 主治医师 深州市魏家桥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 一级
擅长:面神经炎,漏肩风,腰痛,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肥...
已帮助用户: 73269
指导意见:根据症状患者应该是自慰,过度自慰会导致肾阳虚,阳虚则发育迟缓,畏寒肢冷,自汗,全身无力 ,建议给于温肾助阳药物如金匮肾气丸,五子衍宗丸治疗,并培养个人爱好,转移注意力,忌烟酒。
有用0
相关问答

让宝宝戒掉奶睡的习惯可以选择宝宝心情和状态好的时候,在白天建立新的安抚方式,并逐渐把它变成白天的哄睡方式。当宝宝已经能顺利地接受这一新的安抚方式,才可以尝试用在入睡前。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很多宝宝爱吃手是内心孤独的表现,多陪宝宝,给予安全感,会削减的孤独感,从而减少吃手指的次数。家长可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陪伴宝宝时,可以用玩具、声音、图像来吸引宝宝的注意,或者把东西放在宝宝手里,让宝宝从手指的依赖中出来。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孩子有小儿习惯性阴部摩擦的习惯,家长可以分散孩子注意力,具体方法如下:
给孩子讲故事、听音乐、抱起来可以改变入睡的姿势和体位,不要体罚、责骂、讥笑等。年龄较大的孩子可能因歧视导致心理异常或严重顾虑,要以说服教育为主,诱导解释打消顾虑,鼓励主动地、有信心地克服,不要让孩子过早上床躺着,不要穿的太多,建议穿宽较长的衣服,不能碰到外生殖器,还要经常洗会阴,保持清洁,防治蛲虫。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幼儿习惯性阴部摩擦的矫治方法较多,具体如下:
1.转移注意力,如果出现以上情况,可以尽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或者换姿势,使用一些小的东西,比如用一些小的东西来引起孩子的注意,尽量不要使用威胁、辱骂的方式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2.不要让孩子过早的躺下或者起床后要睡懒觉,穿着保暖的内衣,穿着舒服的宽松的衣服,尽量选择纯棉的面料,这样可以减少对身体的刺激。
3.讲究卫生,地面洗澡,要时常清洗阴部,男孩要用干净包皮垢,女孩用清洗外阴,保持外阴的清洁,干燥。
4.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放松心情。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小儿习惯性阴部摩擦可能跟局部刺激导致瘙痒有关。
一些小孩会有两腿屈曲或内收交叉,连续做屈伸动作,摩擦外生殖器,男孩可有阴茎勃起导致脸部潮红、出汗、两眼凝视或不自然,持续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后入睡,通常在入睡或醒来时,一些年龄较大的可能在突出的家具角或其他物体上摩擦甚至暗自进行,即习惯性阴部摩擦,又叫交叉性叉腿动作,跟孩子局部刺激有关,如会阴部湿疹、肛门爬出毛虫导致会阴部痒感、包茎内裤过敏、尿布刺激等,孩子摩擦代替挠痒,也可能跟小孩经常便秘,吃太多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有关。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如果宝宝吃手,患者可以注意纠正一下宝宝这个坏习惯,因为手上很有可能会有细菌滋生,可能会导致宝宝感染细菌,建议平时患者一定要注意一下宝宝,另外可以给宝宝使用磨牙棒或者是牙胶来替代吃手。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