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提问

超声内镜查见距门齿25厘米隆,

会员152666835 45岁 36元 已回复
超声内镜查见距门齿25厘米隆,起表面光滑EUS示病灶来源于固有肌层浅层,呈均匀低回声横截面2.9×1.5厘米,边界清,其余黏膜光滑柔软,血管纹理清晰,齿状线清晰。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杨滇 主任医师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各系统疾病的诊断,尤其是肿瘤的诊断。
已帮助用户: 849
问题分析:你的超声内镜结果:“见距门齿25厘米隆,起表面光滑EUS示病灶来源于固有肌层浅层,呈均匀低回声横截面2.9×1.5厘米,边界清,其余黏膜光滑柔软,血管纹理清晰,齿状线清晰。”应该是起源于食道上端肌层的一个肿块,食道平滑肌瘤的可能性大。超声内镜怎样给你诊断的?你有什么症状吗?
指导建议:建议:把你的症状、超声内镜的诊断、其它检查的结果等发上来,给你综合考虑诊断一下。
有用0
相关问答

34cm处见一囊肿是需要通过手术来治疗的,做微创手术是可以的,比如激光之类的都可以做,不会损伤那么大,而且恢复是比较快的本身牙齿牙龈这种地方血液循环比较丰富特别容易好转,术后每天需要用盐水漱口,这样可以起到消炎的作用,日常注意休息,多喝温开水,不要有太大压力,要放轻松,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忌辛辣刺激性,油腻,油炸生冷食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陈健鹏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常见恶性肿瘤以化疗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尤其对肺癌、乳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妇科肿瘤、前列腺癌及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及靶向、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超声波内窥镜是用一根超声波探针固定在胃镜的前面,具体内容如下:
头部会比较坚硬,弯曲度也会很低,有些超声波胃镜会更大一些,这样就不舒服了。需要进行一些镇静或者是止痛的治疗。有些病人承受不住,可能要打麻药。一日三餐定时适量,早餐要吃饱,午餐要吃好,晚餐要吃少,避免吃得多、吃得快,改变吃零食、吃夜宵等不良饮食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多参加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刘正新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超声内镜和胃镜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1、胃镜的探测范围只能看到患病处的表面,而超声内镜的探测范围可以看到患病处的内部情况,病情的恶化程度等。
2、胃镜的费用比超声内镜要便宜很多,因为超声内镜所需的技术和精确度更高,所以需要花费的费用也更高。
3、胃镜无法根据检查结果判断病症发病发原因以及病症的扩散方向,而超镜内镜可以了解肿瘤起源的层次及扩散方向。

曹键副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普通外科常见疾病(甲状腺结节、疝、胆囊结石等)、胃肠道肿瘤(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胃肠道间质瘤等)、腹腔镜微创手术等。

做胃部超声内镜的注意事项如下:
在做胃部超声内镜检查前,需要患者禁食十二小时,避免影响检查结果,还需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不要过度紧张。在做完超声内镜后,患者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后才可进食,可以先从食用一些流食,逐渐恢复后再正常进食。还需要患者把自身相关资料带给医生查看,以方便医生进行针对性检查。
建议患者在检查后注意休息,不要立即进食,避免误吸或呛咳的情况发生。

曹键副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普通外科常见疾病(甲状腺结节、疝、胆囊结石等)、胃肠道肿瘤(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胃肠道间质瘤等)、腹腔镜微创手术等。

做超声内镜检查时间长短,与病情轻重和操作者技术水平有关,一般单纯的经直肠前列腺检查约两分钟,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由于操作程序较复杂,穿刺针数为8-10针,整个过程约半小时。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一般情况下,超声内镜检查当天挂号是否可以做上,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超声内镜检查是一项难度比较高的技术,对医生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可能会存在排队的情况,不能保证当天挂号当天就一定能做上。另外,要进行超声内镜检查,患者也要做好准备工作,要充分禁食、禁水,至少要持续8个小时以上,因此如果患者是下午才挂号,那么当天可能是做不到的,但如果患者很早就挂号了,则有可能能做上。

刘正新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