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骨折提前下地走路有什么影响吗

会员78435220 已回复
脚骨折提前下地走路有什么影响吗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刘凤岐 主任医师 北京友谊医院外科 三级甲等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通常情况下,脚骨折提前下地走路,可能会造成延缓愈合、加重病情的影响。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当脚骨折后,在没有完全恢复之前,贸然下地走路,会导致骨折断端受到较大的压力,从而增加骨折断端移位的风险,当骨折断端受到较大的应力时,骨折愈合延迟,甚至是不愈合。严重的甚至会导致骨折断端错位,造成周围软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如果不进行手术治疗,骨折断端无法愈合。
有用0
相关问答

通常情况下,脚骨折提前下地走路,可能会造成延缓愈合、加重病情的影响。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当脚骨折后,在没有完全恢复之前,贸然下地走路,会导致骨折断端受到较大的压力,从而增加骨折断端移位的风险,当骨折断端受到较大的应力时,骨折愈合延迟,甚至是不愈合。严重的甚至会导致骨折断端错位,造成周围软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如果不进行手术治疗,骨折断端无法愈合。

刘凤岐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友谊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脚外踝骨折一般成年人6-8周开始可以逐步下床行走,主要是骨折愈合的问题,骨折修复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有年龄的因素,年龄小就快,年纪大时间就慢,一个10岁的小孩,外踝骨折可能只要3-4周就可以完全愈合。

张博副主任医师外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全膝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交叉韧带重建及肩袖修补等IV级关节镜手术

大脚趾骨折通常在4-6周后能下地走路。
如果大脚趾出现了骨折的情况,在及时治疗后,通常要休息4~6周。在4~6周后,通过拍片检查,确定恢复良好后,通常可以拄拐下地活动。而骨痂通常在骨折后2周左右开始生长,到骨折线基本消失,骨痂愈合,大概要4-6个星期,而基本能正常活动,大概要3个月。需要注意的是,在行走时,建议将患肢抬高或者只能使用足跟行走,不能够使脚趾吃力或者着地,否则可能容易导致骨折断端的移位或者骨折的疼痛。

刘凤岐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友谊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骰骨骨折一般三个月后下地走路。
如果是掷骰骨骨折,通常要三个多月才能痊愈,所以三个多月之内尽量不要走路,否则会导致骨头脱臼,影响伤口的恢复。在骨折之后可以口服活血止痛胶囊,也可以服用鹿瓜多肽等促进骨折恢复的药物。要注意饮食方面的补充,可以多食用虾皮,牛奶等含钙的食品,以及山药,当归等活血化瘀的食品。

刘凤岐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友谊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外踝骨折患者,过早的进行负重运动会造成骨折端的压力,造成骨折端的压力和摩擦,造成骨折端不连,或者是延缓恢复。
如果采用传统的方法,会造成外踝的骨折位置的错位,造成骨折的修复,后期会造成踝关节的不稳定,造成踝关节的异常的摩擦,进而造成创伤性踝关节炎,这会影响到病人的日常的负重运动,而且在负重运动时会有明显的踝关节肿胀疼痛,这会对患者的生活品质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如果患有创伤性踝关节炎,必须进行踝关节的融合手术,这样可以缓解痛苦,可以帮助其进行一些负重的功能,因此,在外踝骨折之后,患者最好是避免过早的下床,否则会造成伤口的愈合时间推迟,造成创伤性关节炎。

刘凤岐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友谊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趾骨骨折可以下地走路的时间与病情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无显著位移的趾骨骨折,可用铝钢板或小型石膏支架进行治疗,术后立即扶着拐杖步行,彻底放弃拐杖步行需要等骨折痊愈,通常需要2.5-3个月左右。若合并有移位的脚趾骨折,需要外科手术,用克氏针刀固定,可以用拐杖支撑,但需要2-3个月才能完全恢复,否则会导致趾骨断裂,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刘凤岐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友谊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