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临床表现是高热、头痛、喉咙痛、关节痛等全身中毒症状,可以出现严重的呕吐腹泻,在24小时-48小时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与血小板减少,除了导致鼻腔或者口腔出血,伴随皮肤出血性水泡在3到5天内出现肾功能衰竭,并导致多功能衰竭和DIC。
感染埃博拉病毒后,病人往往起病急,有发热、极度虚弱、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属于典型症状和体征。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某些情况下会有内出血和外出血。
一般情况下,埃博拉病毒出血热会有高热、呕吐、腹痛等症状表现。
通常情况下,埃博拉病毒出血性热的潜伏期为2-21天左右,其症状表现以高热、畏寒、呕吐、腹痛等为主,部分患者可能会有精神变化,例如精神错乱、精神异常等。严重时可出现大量出血,例如咳血、皮肤出血等,严重者可以出现肾衰竭。此外,也有可能引起心肌炎、细菌性肺炎等疾病。
埃博拉病毒感染会出现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性休克、多发性器官衰竭。出血热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热等。病毒的潜伏期可达2到21天,但通常只有5到10天左右。
目前对于埃博拉病的治疗,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应该及时的隔离患者,死亡患者的尸体应该火化处理。临床上给予对症支持处理,补充充足的液体,输注新鲜的血液、血小板等。可以尝试输入健康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血浆,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目前对于埃博拉病毒特效的治疗药物大多在临床研究当中,其中包括NPC1阻滞剂,可以组织埃博拉病毒进入细胞核进行复制,起到抗病毒的效果。
埃博拉病毒病的症状有表现为突起发病,有发热、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时而有腹痛。重症病人常因出血,肝、肾衰竭或严重的并发症死于病程第8天-9天。非重症病人,发病后2周逐渐恢复,大多数病人出现非对称性关节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