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资讯头条 > 离开三甲,算算经济账

离开三甲,算算经济账

收藏
作者:杨明烽 来源:“医学界”微信号 2016-01-04 17:02

  国内稍微强一点的医学院校,本科实习还是能尽量放在三甲医院的,研究生一般在三甲。毕业之时,要面临去还是留的抉择。继续读研读博,甚至拼到成圣斗士,一路奋斗。白衣不舍,医恋情深,但我们毕竟不是烟火之上的天使,摊开经济账本吧。

收入

先说说具普遍性的吧,即毕业后接受规范化培训的,最需要有人帮助整理下思路,好多同学在纯清之中迷迷茫茫的就作了选择。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前已全国铺开。虽然国家下拨了一定的资金,各地也有一些配套,但你也懂的。有些地方,如上海,规培期间并不是培训医院的职工,结束后要重新找岗位;有些地方,如浙江,是先找定医院入职,后在本院或外派其他医院受训。

以目前的现状,规培生并不能给培训的科室或医院产生多少效益,所以只能领取较低的收入,每月从千余到数千。其他收入,三甲可能会有,派给的活会更多,科室 或组里会给,且三甲较为强势,反而可能不太执行原定的规培轮转计划,如果早点回自己科室顶下住院医师的岗位,收入还会更高。其他医院吗,建议还是忽略吧。 不过降个身段,也许就能领到当地的人才补贴了。

支出

三甲大部分在大城市,支出要明显多。在市中心的医院,因为也较热门,甚至连住宿都不会提供,光租房一项,每月以千计,还得跟大家挤。加上交通费、餐费等衣 食住行基本开销,日子紧巴巴。找对象,虽然已成刚需,却可能比当年老师家长棒喝下的早恋还苦涩,烛光晚餐免了,月光野餐吧。

离开北上广,生活成本就逐档下降了。甚至能感受到院方的求贤若渴,纷纷提供良好的住宿,其他补贴之下,也许第一个年末回家能给含辛茹苦的父母包个红包了。如果是回到家乡,那直接买房买车也不在话下。

远景

这年头,留在一线城市的三甲,不是博士都不好意思,奋斗之路会很长,开始会很辛苦,每年的经济账都是挣扎。本科毕业七年之内,就不要跟选择离开的同学聊经 济账了,讲讲你的学位、课题、临床见闻,会掩盖一下那些艰辛。可能会想过无数遍放弃,但扛过七年之痒,汗水泪水慢慢结晶,开始折射出光芒。

继续上扬五年,留在三甲的你,也许会接到我的会诊邀请电话,也许我会读到你的大作,也许你在地球另一边的发言台侃侃而谈。国内现状,领域内的顶级大腕,收入还是很咂舌的。

当然,我可能也不差,你租房时我买房,你生娃时我愁择校。 

关键词: 医生 经济账 三甲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