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资讯头条 > 为什么?暴力伤医,社会漠视!

为什么?暴力伤医,社会漠视!

收藏
作者:吴金华 来源:掌上医讯 2016-05-12 07:00

广东的陈仲伟主任倒在了血泊之中,医界齐声讨伐,社会各界却波澜不惊。广大医务人员还未从悲痛之中缓过神来,又发生了医生被砍杀的恶性事件。5月10日, 重庆市石柱县中医院外科主任汪永钦被砍致面部大面积刀伤、背部多处砍伤和右侧肋骨骨折引起血气胸、肺破裂。血案再次发生,医务人员悲愤不已!现在的病人怎 么了?当今的社会怎么了?然而,与医务人员内部群情激愤相比,社会各界淡然处之,新闻媒体报导时也是一笔带过。伤医事件频发,原因很复杂,但是社会漠视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为什么社会各界对医务人员被伤害反应冷淡?

说实话,陈仲伟主任被害事件在医生的朋友圈内传的人人皆知;在护理等其他卫技人员的朋友圈影响力就小的多了,晒吃晒喝晒化妆品依然热火朝天。卫生人的朋友 圈都如此,其他社会群体可想而知了。实际上社会上大部分人对陈主任被害一事根本不关心。为什么会如此?根本原因就是社会民众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焦点投 放到了医生这个群体上。加上不良媒体的推波助澜、以及确实我们医生队伍中存在一些不良风气因素。使得相当一部分的老百姓对医务人员队伍感官不好,所以一旦 有医务人员被伤、被害,很难获得百姓同情,甚至还会有民众拍手称快的。这样的悲剧不是一天造成的,也不是由医务人员一方面造成的,这是整个制度形成的,只 不过医务人员成了替罪羊!

二、为什么新闻媒体对医务人员被伤害不感兴趣?

医患关系一直是新闻媒体热衷报道的,但是大多数时候,媒体是以所谓的道义评判者站在所谓的弱势群---患者一方来对医方进行口诛笔伐的。现实中,医患关系 发展到现在这个混乱的地步,跟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不负责任的煽动,一些无良无知的记者颠倒黑白的文章,有很大关系。至于医生被伤害,卖点不够,媒体不愿 意深究。

陈医生被害之后,有媒体进行了简单报道。这些报道很快就被其他报道淹没了。有同道说不过一周,社会舆论又被另一个热点替代,果不其然!只是没想到才几天, 汪医生又被砍了!事实上新闻媒体对伤医这种事并不太愿意报道。这种小众的事件,还不如报导医生拿回扣、收红包更吸引大众眼球。因此大家常常能看见新闻媒体 将一个药品回扣的事件连续报道、持续曝光的新闻热点,却很少有新闻媒体原因将医务人员受伤害的事件做同样的报道力度吧!这样的事情,哈尔滨的王浩医生是一 个例外。因此说,媒体们有选择性的报道是社会漠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为什么有关部门对医务人员被伤害举重若轻?

广东陈主任遇害身亡,广东卫计委即使发布了通告,谴责了暴力伤医。但是,我们的卫计委呢?我们的有关部门呢?甚至在广东不少县市,一些基层的医务人员准备进行一些追悼活动,都被有关部门以没有经过审批是非法活动为由禁止举办。医务人员举办悼念活动没有扰乱社会制度、没有违法,但是有关部门一张禁令,严令禁止参与有关活动。

暴力伤医伤害的是医务人员。他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受到了威胁。试想一下,在一个连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的社会里,医生能够安心为老百姓提供医疗服务么?暴力 伤医损害的不仅是医务人员个人的生命安全,还有整个医务人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整天提心吊胆的工作,能够为老百姓解除病痛么?在笔者看来,暴力伤医是 犯罪行为。不论哪一种形式的伤医都是危害公共安全、侵犯法律尊严的行为。这种行为如不依法打击,必将严重干扰医院正常医疗活动的开展,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 气焰。因此,对于暴力伤医,应该本着对人民、对法律负责的精神,快速反应、及时处置,最大限度地将保护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可是,有关部门在需要他们的时 候在哪里!看得出有关部门对医务人员被伤害是举重若轻,掌控自如呀!

在这个因为看不起病、看不好病的而仇视医务人员的时代,在这个媒体眼中满是吃饱了红包回扣的医务人员的时代,在这个有关部门对医务人员关爱不足的年代。我们唯有看好能看的小病,保护好自己的小命!下面随手涂鸦几句奉送给各位同道:

行医三字经

笑相迎,斥无心。脸严肃,指无情。

问病情,嫌你烦。不多问,诉不懂。

做检查,疑骗钱。不检查,忌轻视。

要签字,指逃责。没签字,说侵权。

药便宜,疑无效。药价高,疑回扣。

有效果,不认同。有纰漏,骂不休。

效不好,打破头。纠纷起,要小心!

看情节,轻则骂,中则赔,重被打。

缠不清,要当心。轻赔钱,重丧命!

现如今,从医难。望同道,自珍重。

对病人,要关心。病人呼,应勿缓。

病人痛,急查看。病人悲,应会疏。

病人吵,要会导。病人闹,要报告。

勤练武,会逃生。看小病,保好命!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医务人员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